搭設工藝要點鋼管懸挑腳手架的搭設必須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定的構造和搭設順序進行。一般工藝流程如下:短鋼筋制作埋設短鋼筋搭設鋼管支承桁架豎立桿搭設水平桿連接扶墻支撐點搭設剪刀撐鋪竹芭板搭擋腳板和欄桿支搭網檢查驗收支付使用。
根據本工程特點:雙排鋼管腳手架立建筑物間距控制在30cm左右。必須配合施工進度。一次搭設高度高出操作層一個步架。立桿排距不大于2m,間距為 1.2m,上步步高為1.8m.底部立桿必須采用不同長度的鋼管立桿連接,必須交錯位置,相鄰立桿的連接點不應在同一高度。立桿接頭除頂層采用搭接連接外,其余必須采用對接扣件聯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豎根立桿時,每6跨應暫設一根與地面呈45°~60°的斜撐。立桿頂端高出女兒墻頂部1m,高出檐口上皮不小于1.5m.腳手架應采用閉合形式,腳手架同一步距內的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橫向水平桿靠墻的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為15~20cm. 每根立桿的底座向上20cm出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與立桿固定。
拉結桿必須在上層樓面混凝土澆筑前預先埋在粱里,待混凝土強度超過設計強度50%后于立桿用直角扣件、短鋼管拉牢。
剪刀撐應設置在腳手架立桿外側,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間距不應小于80cm.剪刀撐斜桿與水平面夾角為45°~60°,沿高度由下而上連續(xù)設置。轉角的兩端應設剪刀撐,每隔10m應設置一道剪刀撐,寬度為3~5個立桿步距。
從第二步起,在腳手架操作層的外側應設置欄桿,上欄桿高度宜取1m.擋腳桿高度不應小于15cm,外側全部采用竹芭片和網封閉。
鋼管懸挑腳手支承桁架由立桿、橫桿、斜撐、腹桿組成。交接點采用扣件連接,斜撐上節(jié)點必須用直角扣件與腳手大橫桿連接。支承桁架的上部橫桿必須與建筑結構直接拉結,下部可通過扶墻拉撐桿將立桿與建筑物拉牢,以抵抗斜撐的水平推力。
支承桁架應按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定的間距(1.8m)布置。建筑物四周的所有陰陽角增設支承桁架,與墻面呈45°或135°水平夾角,以確保轉角處腳手的支承。
支承桁架與建筑物的上節(jié)點及下節(jié)點采用Φ12短鋼筋預埋在沿口邊粱內,位置居墻中。短鋼筋一端帶彎鉤,埋入梁內350mm,另一段為平頭外露100mm.上節(jié)點預埋短鋼筋的間距同支承桁架的間距。下節(jié)點預埋短鋼筋的間距位置為支撐桁架間距的2倍,既間隔設置。聯結節(jié)點的墻體應有足夠的強度,錨固處的混凝土強度不低于15MPa .支承桁架橫桿及扶墻拉撐桿的一端應鉆有Φ14的孔眼,以直接套入預埋的短鋼筋上,然后將外露部分的鋼筋彎折,防出。砌筑時應在該處預留孔洞,以便腳手架拆除時再將彎曲的鋼筋完直,將橫桿及扶墻拉撐桿套出預埋短鋼筋。橫桿及扶墻拉撐桿的另一端與立桿用扣件扣牢。
支承桁架的橫桿上部的腳手架立桿根部必須采用雙扣件聯接,以防立桿向下滑移。
支承桁架的斜撐采用雙根鋼管拼搭,腹桿應根據支承桁架集合尺寸的需要設置,但所有節(jié)間距離不得超過2.2m.支承桁架以上的腳手架應加強與建筑物的聯接,垂直間距每隔3步設一點,水平間距每隔3跨設一點。
使用的鋼管、扣件必須認真挑選,有裂縫、彎曲、銹爛的鋼管、扣件必須剔除。
鋼管懸挑腳手架一每隔50m設一處接地裝置,如醉原點到接地裝置腳手架上的過渡電阻超過10Ω,則應增加接地裝置。
鋼管懸挑腳手架每隔一定距離應設引下線,引下線宜采用6~8mm的圓鋼筋,引下線處的立桿上下應連接,并高于其他立桿,接地線與引下線應用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