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檔案樹碑立傳的傳統(tǒng)習俗,使中國古代石刻檔案的遺存多姿多彩,浩如煙海。早在先秦時期,就開始用石材作為記事材料,到了秦朝,石刻不僅形制擴大,且數(shù)量增多,內容廣泛。此時的刻石完全具有了檔案的性質。石刻檔案自秦代大興后,歷代都把刻石作為發(fā)布政策、記載國政大事的的傳世材料。這是因為刻石取材容易,傳世久遠,便于保存,彌補了青銅器需要鑄造,易于腐蝕,容字有限之不足。與甲骨、金文、簡牘檔案不同的是,這三者因時代進步而隨之逐漸作古,只有石刻檔案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紙質檔案我國檔案載體從紙質檔案起發(fā)生了重大變革,取代了簡牘,成為國家正式書寫材料,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