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源于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余年,是我國古老的一種民間藝術(shù)及休閑活動。一提起放風箏不但孩童們?nèi)杠S三丈,連大人也都會興致勃勃躍躍欲試。草長鶯飛的四月,伴隨著春的陽光,呼吸著青草的氣息,在春風中奔跑,牽一根線,風箏便自由飛翔。
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陪孩子手工制作風箏,一起放風箏,是一種享受也是拉近親子關(guān)系的一種方式。新城域為你所想,讓周末的空閑時間更加精彩,讓你與孩子之間更近。
活動吸引到了多位家長和小朋友的參加。在民俗藝人的指導(dǎo)下,大家先制作出了風箏的模型。隨后,在孩子們根據(jù)豐富的想象力,用水彩在風箏上涂上了各種色彩,讓原本只是黑白色的風箏立即有了生命。隨著活動的不斷進行,各式的風箏也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有的是太陽,還有的是憤怒的小鳥……孩子們與爸爸媽媽們一起制作風箏,既培養(yǎng)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增進了親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