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烘干機發(fā)展前景
工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資源的開采,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是煤礦企業(yè)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在工業(yè)發(fā)展和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近年來,全球變暖,環(huán)保意識已被人們日益重視,我國煤資源日益潰泛,在開采過程中,經過洗選,露天堆放,一部分煤和雜質被水沖下,經過沉淀形成煤泥。正常情況下,煤泥含水率高(20%-30%),直接使用燃燒效率太低,也不便于冬季儲運,況且煤泥產品露天堆放造成礦區(qū)環(huán)境遇水流失、遇風飛揚,這樣就造成了煤資源的流失及環(huán)境污染。褐煤和其他的煤炭資源一樣,開采出來以后都要經過洗選,選出優(yōu)質的褐煤,洗選的副產物煤泥同樣不便于利用。
隨著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煤炭等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綜合利用已成重要課題,原來作為廢棄物閑置堆放的煤泥的充分開發(fā)利用已刻不容緩。利用寶貴的煤泥資源,使之變廢為寶,不僅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解決了煤泥堆放占用土地和污染環(huán)境等一系列問題。有效的方法是將煤泥脫水,利用煤泥烘干機、褐煤烘干機將原料濕煤泥脫水干燥,可以在保證被干燥煤泥、褐煤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將煤泥脫水至含水13%以下,提高燃燒效率,使煤炭資源更加充分利用。
四、褐煤常見干燥技術方法
一、振動混流干燥
該技術可脫去褐煤水分10%左右,熱值提升至3500大卡左右,單臺設備干燥能力較大,可以達到300萬噸每年,但脫水率低。
其原理是將原煤破碎至35-50mm,經過熱風干燥機干燥。干燥機為密閉式箱體,內設4-5層之字型振動式斜面篩網。熱風爐產生的高溫熱風經過與冷風混合至230C°左右形成的中溫熱風從下而上的穿過干燥箱。煤粒從上而下的經過振動篩面,細顆粒從網眼中漏下,很快完成干燥,粗顆粒則緩慢經過篩面滾落而下,經過熱風與煤塊的熱交換,從而得到干燥。干燥流程根據(jù)脫水率要求10-60分鐘不等。如果需要,干燥后的煤炭還可以進入選煤機進行分選,將矸石和泥塊排出,使褐煤的熱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帶式爐干燥提質技術
該項技術可以褐煤水分降至10%以下,熱值提高到5000大卡以上。其原理與振動床干燥原理相似,都是使用熱風干燥,但該技術所使用的熱風溫度可以高達300C°,采用預熱、干燥和冷卻過程,除了對褐煤進行干燥外,還能改性提質分解了含氧官能團,使部分氧原子析出,從而使脫水率更高。褐煤放置在網狀耐熱金屬帶上輸送,經過風機產生的強力風穿過網狀輸送帶的網孔和褐煤之間的間隙與熱風進行熱量交換,使褐煤得到干燥和改性提質。干燥過程中蒸發(fā)的大量水蒸氣,還可以經過冷凝回收。
這種技術可以調整干燥時間,流程可控,但國內尚無十分成熟的技術,但是該技術科技含量高,其前景看好。
三、滾筒干燥技術
該技術可以將褐煤水分降至15%左右,脫水率高,熱值提升至4500大卡左右。其原理是將料煤經破碎至0-50mm后放入充滿約500C°的高溫熱風的滾筒。在傾斜轉動的滾筒內,由滾筒壁上的揚料板使褐煤在干燥筒體內行程穩(wěn)定的形成全斷面料幕,使煙氣與原煤充分交換熱量,交換時間在30分鐘左右,從而使褐煤得到干燥。
與振動床干燥技術相比,滾筒干燥技術的單臺設備處理能力相對較小,而且由于干燥溫度高,容易發(fā)生褐煤自燃甚至爆炸,褐煤破碎率高,操作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