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防水
防止礦山地下水源的水大量涌入礦內(nèi),采取查明水源、探水前進、堵?lián)跛?、放水疏干的綜合措施。
(1)查明水源調(diào)查了解礦區(qū)含水層的透水性,老空區(qū)積水狀況,斷層及裂隙水的分布,開采后頂板破碎情況及地表陷落情況等,以采取恰當(dāng)?shù)姆浪胧?/p>
(2)探水前進在水文地質(zhì)條件復(fù)雜,有水害威脅的礦井進行采掘作業(yè),要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進行超前探水。
(3)堵?lián)跛窗ǜ綦x水源和堵截水流兩方面的措施。前者利用留隔離礦(巖)柱、建立防水帷幕來隔離水源,防止水源的水侵入礦內(nèi);后者利用防水閘門、防水墻堵截透水水流,一旦發(fā)生透水事故時把水害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
(4)放水疏干有計劃地將威脅礦井生產(chǎn)的地下水全部或部分地排放,疏干礦床,是防止采掘過程中發(fā)生透水事故積極、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