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健康體檢或就診時醫(yī)生要求檢查的項目,有的是必須在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的。大家熟悉的是空腹血糖必須空腹抽血,而血脂、生化、代謝等檢查也必須空腹抽血;胃鏡、腸鏡檢查,腹部B超檢查、胃十二指腸鋇餐,亦應(yīng)在空腹狀態(tài)下施行。
這里特別提醒的是,空腹血糖是指空腹取血,只有在禁食過夜后早餐前抽檢的血糖才能叫空腹血糖。有人把午餐及晚餐前空腹時抽的血也叫做是空腹血糖,這是不正確的,這些時候的血糖應(yīng)稱為餐前血糖。
為什么有些檢查要求空腹
如果我們在檢查前進食了,我們所食的食物中不同成分會對檢查檢驗結(jié)果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進食后再采血的話,食物分解后進入血液,可使血清濃度升高而影響了各項指標的檢查結(jié)果,如:轉(zhuǎn)氨酶、甘油三酯;食用動物血后可使糞隱血呈假陽性。
當我們吃東西后,我們身體的膽囊就會開始收縮,在做超聲檢查時,影響到顯影而容易遺漏病變;另外,進食后,食物跑到胃腸之中,在做腹部超聲檢查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顯影而使分辨正常異常變得更加困難了。所以,對一些健康體檢項目,如抽血、腹部超聲等,通常還是建議在空腹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