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yǎng)前準備
⒈池塘清整
泥鰍放養(yǎng)前10天,清整池塘,察洞堵漏,疏通進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至10厘米后,每10平方米用1公斤生石灰化漿后全池潑灑,。
⒉蓄水施肥
清塘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深,施基肥,每10立方米水體施入發(fā)酵雞糞3公斤或豬、牛、人糞5公斤,也可以每立方米水體施入氮肥7克,磷肥1克。
苗種投施
泥鰍苗下塘時間為每年5月,投苗密度1500~2000尾/平方米。當泥鰍養(yǎng)至體長3厘米時,要進行篩選分塘,泥鰍苗種密度60~80尾/平方米。在苗種投入的過程中應注意放養(yǎng)前先進行試水,檢查水體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時盛苗容器內的水溫與池水水溫差距不能超過2℃,如泥鰍苗種用尼龍袋充氧運輸,則應在放苗下塘前作“緩苗”處理,將充氧尼龍袋置于池內20分鐘,使充氧尼龍袋內外水溫一致時,再把苗種緩緩放出。
飼養(yǎng)管理
⒈前期培育階段(泥鰍苗體長小于2厘米)
根據(jù)水況,適量追肥。追肥可用經過發(fā)酵的豬、牛、雞、人糞等農家肥,也可用過磷酸鈣、尿素、碳銨等化肥,采取少量多施的方法,水色以黃綠色為好,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內,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同時,每20萬尾泥鰍種用1公斤黃豆磨成15公斤豆?jié){,每天早晚各潑灑1次投喂。
⒉后期培育階段
泥鰍苗種規(guī)格達到2厘米后,逐步加深水位到50厘米。除繼續(xù)培肥水質外,還應投喂配合飼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餌量為泥鰍體重的4%~10%。投餌量應視水質、天氣、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水溫15℃以上時,泥鰍的食欲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強;25℃~27℃時,食欲特別旺盛;28℃以上,食欲則逐漸減退;超過30℃或低于12℃時,應少投甚至停喂飼料。
日常管理
⒈調節(jié)水質 加注新水,每周換水1~2次,勤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水色以黃綠色為佳。
⒉巡塘 早、中、晚各巡塘1次,觀察泥鰍活動和水色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⒊定期預防病害 勤打掃、清洗餌料臺,做好飼料臺、工具等工作,定期投喂預防魚病的。
⒋防害防逃 注意防止敵害入侵和泥鰍逃跑,要經常檢查進排水口和池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