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塑性彈性體TPV、TPE原材料采購與技術咨詢請撥打李工 1 8 9 6 2 2 2 7 2 1 0,您也可以添加我司熱塑性彈性體TPV、TPE專家QQ號碼 4 0 4 9 4 8 9 9 9進行線上咨詢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文章名稱為《PE電熔管件技術標準商榷 》,該文對目前執(zhí)行的國家標準《GB15558.2-2005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系統(tǒng) 第2部分:管件 》和《GB/T13663.2-2005給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統(tǒng) 第2部分:管材》中關于“電熔管件的設計方法和技術指標”提出異議并商榷。雖然是已經開始淘汰版本(新版GB13663標準已經公布,似乎沒有什么改變,因為國外標準沒有明確設計方法和技術指標。
本人在2017年進行尋找電熔管件焊接參數(shù)試驗中,對比參考了國標和國際標準確定試驗方法和試驗測試標準時發(fā)現(xiàn)(查閱了EN-BS1555標準,該標準執(zhí)行的中試驗方法執(zhí)行的是國際標準):
國標GB/T《塑料管材和管件 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電熔組件的拉伸剝離試驗》中第七部分 步驟中7.4指出:測試直到試樣完全剝離或斷裂;而其編寫采用的母標準 ISO 《Plastics pipes and fittings - Peel decohesion test for polyethylene (PE) electrofusion assemblies of nominal outside diamet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90 mm》 中7.Procedure中 d)指出:Continue the test until complete separation of the test piece,即“測試直到試樣完全剝離”,就是說,ISO13954標準中使用了“complete separation”即“完全剝離”字樣,而GB19808中使用了“完全剝離或斷裂”字樣。
我們用圖示說明,ISO13954標準要求,在拉伸剝離時要求試驗至管件與管材完全剝離開,即如下圖:
就是說,ISO13954要求,管件與管材完全剝離成兩個單獨部分,并且焊接熔接面(或電熱絲間)上要求剝離脆性破裂長度≦33.3%(GB15558.2-2005 8.2)。
而在GB/T19808-2005標準中要求,在拉伸剝離時無論如上圖管件與管材完全剝離還是如下圖管件斷裂或管材斷裂。
就是說,國標GB19808對拉伸剝離試驗結果有兩個:一個是焊接熔接面(或電熱絲間)上要求剝離脆性破裂長度≦33.3%;一個是拉伸剝離時管材或管件斷裂。
而國標GB15558.2-2005《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系統(tǒng) 第2部分:管件》 8.2又明確拉伸剝離試驗合格判據(jù)為脆性破裂長度≦33.3%為合格,而未提及GB/T19808標準中7.4“斷裂”這一判據(jù)。
這屬于自相矛盾的一點,GB15558.2-2005明確指出判定依據(jù)為GB/T19808,這點在建設部CJJ63-2008《聚乙烯燃氣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中也是如此判定,完全忽略GB/T19808標準中“斷裂”這一判據(jù)。
但GB15558.2和CJJ63中忽略的GB/T19808中規(guī)定的“斷裂”這一判據(jù)又被第三方檢驗所采用。
那么GB/T19808標準中“斷裂”這一判據(jù)真的可靠嗎?
我們在進行焊接參數(shù)試驗過程中,對部分做拉伸剝離試驗出現(xiàn)斷裂的樣條從另一端進行拉伸剝離,發(fā)現(xiàn)并不是每根拉伸剝離斷裂的樣條熔接面都能出現(xiàn)脆性破裂長度≦33.3%的存在,就是說,拉伸剝離斷裂的樣條按照GB15558.2-2005和CJJ63-2008規(guī)定的脆性破裂長度≦33.3%這一判據(jù),相當一部分拉伸剝離斷裂的產品是不合格的。
原因在于:焊接前要對管材做去氧化層切削,由于習慣的原因,往往將管材斷頭切削量大些,,也就是說,用卡尺測量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1>?2,而?2端插入管件內部,這就造成管材斷頭與管件的間隙較大,焊接時就容易出現(xiàn)虛焊,越大的管材與管件焊接越容易出現(xiàn)虛焊,從而導致拉伸剝離試驗端焊接牢固,以至于出現(xiàn)拉伸斷裂,而內部存在焊接不牢現(xiàn)象。
私下認為,在無明確試驗證明拉伸剝離斷裂可以保證不出現(xiàn)泄露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采用“斷裂”這一判據(j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