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選材時,要注意剛才的淬透性。彈簧材料截面是否淬透以及淬透的程度,對彈簧質(zhì)量關系極大。
在酸類接觸以及其他腐蝕介質(zhì)下工作的彈簧一般選用不銹鋼耐酸鋼或者鎳合金等耐腐蝕材料。在一般環(huán)境介質(zhì)條件下使用的彈簧,選用普通的彈簧鋼,制成彈簧后在其表面進行防銹涂覆或電鍍(鍍鋅、鍍鎘、鍍銅)的方法防腐蝕。
彈簧的淬火
對于一般熱卷螺旋彈簧、熱彎板簧以及熱沖壓的蝶形彈簧,是在熱成型之后,利用其余熱立即淬火。這樣可以省去一次加熱,減少彈簧的氧化脫碳程度,既經(jīng)濟又改善了彈簧的表面質(zhì)量,例如60Si2MnA鋼板彈簧目前采用的熱處理工藝是在900-925攝氏度彎片之后,在850-880°C入油淬火。若受條件限制,也可在成形之后重新加熱淬火。
彈簧的淬火溫度可根據(jù)彈簧材料的臨界溫度而定。淬火后彈簧材料的金相組織中,應無自由鐵素體和滲碳體,以免導致不均勻變形或疲勞強度的下降。淬火即熱時,應盡量紡織氧化和脫碳。為了保證彈簧的質(zhì)量,在彈簧剛才的技術標準和各種金屬彈簧的制造與驗收技術條件中,對脫碳曾的深度都有明確規(guī)定。
彈簧淬火宜在油中冷卻,以避免變形和開裂。用尺寸較大的碳鋼材料制造的彈簧,當要求不高時,可用水冷。
彈簧非金屬夾雜物的檢測
2、低倍明視場測定項目(放大100倍)。夾雜物的總含量。夾雜物的形狀大小賈布。夾雜物的可塑性。夾雜物的拋光性。夾雜物的色彩。
4、高倍偏振光(放大倍數(shù)大于等于500倍)測定項目。各向異性效應。夾雜物的色彩。黑十字現(xiàn)場。
6、化學試劑侵蝕測定。檢測夾雜物的性質(zhì),進一步對夾雜物作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