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吹介_業(yè)慶典中都有“舞獅”這個活動的身影,一方面代表熱鬧,另一方面代表者人們所崇拜舞獅的含義。
舞獅表演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不過人們普遍認為漢代是舞獅表演的出現(xiàn)的*早時期。當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一開始漢朝無人能夠馴服它,后來有一名馴獸師就將它的皮毛扒下來,由人去披著表演,而后逐漸推廣開來,成為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一切順利的儀式。舞獅喜慶熱烈、雄猛生風,尤其是梅花樁舞獅表演,堪稱舞獅藝術的境界。梅花樁舞獅表演時突出醒獅喜、怒、哀、樂、疑、驚、睡、醒等感情變化。在輕重緩急的鑼鼓聲中,醒獅在高3米,寬14米左右的梅花樁上,不斷地作出一系列新、高、難、險、奇的騰挪撲躍等動作,令人驚嘆不絕。難度系數(shù)的有金雞獨立、翻山越澗、蜻蜓點水、橋下?lián)圃碌取?
人們在喜慶日子里用舞獅龍來祈禱獅子的保佑。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神態(tài)多變,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時變作神話,一時拉上歷史,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每逢春節(jié)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一件花團錦舞獅子,是中國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