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星天線的種類
衛(wèi)星天線通常由拋物面反射板與放置在拋物面凹面鏡焦點處的饋源和高頻頭組成。目前KU頻道多采用饋源一體化高頻頭。按饋源及高頻頭與拋物面的相對位置分類,有前饋式(又稱中心饋源式)、偏饋式以及后饋式。前饋、偏饋式多用于接受,后饋應用于發(fā)射。
衛(wèi)星接收天線的增益是重要參數之一,且增益與天線口徑有關。口徑越大,增益越高。天線的波束細如線狀,要求天線的精度與表面平滑光潔度越高越好。一般的天線拋物面為板狀及網狀,顯然板狀拋物面要比網狀拋物面增益要高,而板狀整體拋物面又要比分瓣拼裝拋物面增益要高。
IRD
IRD(Intergrated Receiver Decoder)是指綜合解碼衛(wèi)星接收機。
數字IRD與模擬IRD的對比
1. 數字IRD 接受的圖像基本與發(fā)送端一致;
2. 完全消除色亮干擾、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失真引起的圖像畸變;
3. 長距離數字傳輸不會產生噪聲積累;
4. 便于加工處理、保存、多工制和加密處理;
5. 節(jié)約頻譜資源。
如果說數字IRD有缺點的話,就是價格略高于模擬IRD。
1、天線口徑的選擇,在多雨的地方,可把收視某一節(jié)目時的極限口徑增加約40% 以減小雨衰的影響。
2、天線應盡量放置在不易淋雨的地方。
3、天線應采取適當的防水措施,例如給高頻頭加上塑料防水護套,對于1米以下的室外天線,用沒有屏蔽作用的紙箱、塑料袋加蓋,既可防雨衰,又可防銹蝕。
所謂條件接收系統CAS(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是指通過分理傳輸合適的控制宇CW(Control Word)到解擾端來控制整個加解擾節(jié)目過程的系統,并且僅當某個用戶被授權使用某項節(jié)目時,才將解擾控制字傳輸給該特定用戶。加擾和授權管理是組成完整的管理系統,即條件接收系統不可分割的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