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泛指用于工民建筑的木制材料,通常被為軟材和硬材。工程中所用的木材主要取自樹木的樹干部分。木材因取得和加工容易,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主要的建筑材料。
木材按樹種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
防腐木是采用防腐劑滲透并固化木材以后使木材具有防止腐朽菌腐朽功能、生物侵害功能的木材。種類
木材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杉木及各種松木、云杉和冷杉等是針葉樹材;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種樺木、楠木和楊木等是闊葉樹材。中國樹種很多,因此各地區(qū)常用于工程的木材樹種亦各異。東北地區(qū)主要有紅松、落葉松(黃花松)、魚鱗云杉、紅皮云杉、水曲柳;長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馬尾松;西南、西北地區(qū)主要有冷杉、云杉、鐵杉。
木材的結構
宏觀條件下木材由樹皮,木質部和髓心組成。
樹皮:包裹在木材的干、枝、根次生木質部外側的全部組織;
形成層:位于樹皮和木質部之間,由于形成層的分生功能,木材直徑會變粗;
次生木質部:位于形成層和髓心之間,來源于形成層的分裂生長;
髓心:一般在樹干的中間位置,由木質部包裹,提供幼樹生長的養(yǎng)分,生命周期短;
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數(shù)。木材中的水分可分兩部分,一部分存在于木材細胞胞壁內,稱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于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之間,稱為自由水(游離水)。當吸附水達到飽和而尚無自由水時,稱為纖維飽和點。木材的纖維飽和點因樹種而有差異,約在23~33%之間。當含水率大于纖維飽和點時,水分對木材性質的影響很小。當含水率自纖維飽和點降低時,木材的物理和力學性質隨之而變化。木材在大氣中能吸收或蒸發(fā)水分,與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相適應而達到恒定的含水率,稱為平衡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隨地區(qū)、季節(jié)及氣候等因素而變化,約在10~18%之間。
脹縮性
木材吸收水分后體積膨脹,喪失水分則收縮。木材自纖維飽和點到爐干的干縮率,順紋方向約為0.1%,徑向約為3~6%,弦向約為 6~12%。徑向和弦向干縮率的不同是木材產(chǎn)生裂縫和翹曲的主要原因。
建筑室內采用木條線裝飾,可增添古樸、高雅、親切的美感。木線條主要用作建筑物室內的墻腰裝飾、墻面洞口裝飾線、護壁板和勒腳的壓條飾線、門框裝飾線、頂棚裝飾角線、樓梯欄桿的扶手、墻壁掛畫條、鏡框線以及高線建筑的門窗和家具等的鑲邊、貼附組花材料。特別是在我國的園林建筑和宮殿式古建筑的修建工程中,木線條是一種必不可缺的裝飾材料。
木花格即為用木板和枋木制作成具有若干個分格的木架,這些分格的尺寸或形狀一般都各不相同。木花格具有加工制作較簡便、飾件輕巧纖細、表面紋理清晰等特點。木花格多用作建筑物室內的花窗、隔斷、博古架等,它能起到調節(jié)室內設計格調、改進空間效能和提高室內藝術質量等作用。
旋切微薄木是以色木、樺木或多瘤的樹根為原料,經(jīng)水煮軟化后,旋切成厚0.1mm。
左右的薄片,再用膠黏劑黏貼在堅韌的紙上(即紙依托)制成卷材。或者,采用柚木、水曲柳、柳桉等樹材,通過精密旋切,制得厚度為0.2~0.5mm的微薄木,在采用先進的膠黏工藝和膠黏劑,黏貼在膠合板基材上,制成微薄木貼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