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配色
儀器配色法是在目測配色法的基礎上引申出來的。此法采用分光光度計和其他測量儀器代替人眼和大腦的功能。色彩比例的試湊過程是通過計算機模擬進行的,而不需要對塑料進行著色的實際混合。操作人員只需要測量反射率,即它的標準值,并選擇用于配色的顏料即可。通過調整配色顏料的濃度,使該測量系統(tǒng)與標準的換算值一致。如果操作人員選擇的顏料合理,該系統(tǒng)將以質量分數(shù)的形式輸出一個配方,然后再將百分比配方轉換成質量配比。
如果(定性)知道樣品所用的是何種配方的著色劑,計算機可以很方便地算出該配方中各種顏(染)料的實際用量。但往往不知道樣品使用的著色劑的配方,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樣品的色度坐標來配色。有許多分析的和經驗的關系,用來選擇適當著色劑配方,并確定應用于每種配方的濃度。這些關系的建立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采用計算機可使整個顏色配色過程的時間縮短到十幾分鐘。
一種顏色可以由含有不同顏料的幾個配方配出。這些配方的性能特點和成份互不相同。可以用配色儀器和計算機得出一種顏色的多種配方,供配色的操作人員選擇,看看到底是用少量昂貴的有機顏料經濟,還是用大量廉價的無機顏料合算,使人們有較大的選擇范圍。
塑料生產商常在包裝上含糊地稱產品為樹脂,即使明明是人精/人造樹脂/合成樹脂。一般人很易受誤導以為是天然樹脂而放心購買和使用。許多生產商也未有清楚列出制造產品時加入的各式有害化學品。
由于塑料大量生產,價錢便宜,顏色選擇多,所有人們也大量使用塑料用品,以致常在未了解某些塑料的實際特性的情況下不當?shù)厥褂盟芰?。例如,有些塑料不宜加熱或用來存放酸性飲品食品,有些塑料不宜受陽光照射等,否則成份會不穩(wěn)定而釋出。由于無即時危險,以致塑料產品中各種有害物質已從不同途徑,尢其是飲食,進入和污染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