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叢狀形或自然開心形。栽后苗高30厘米左右剪枝定干。培養(yǎng)3-4個主枝及大、中、小型結果枝組。對輔養(yǎng)枝、較直立枝和大枝,在夏季進行拉枝以張開角度,增加中、短枝數(shù)量。秋季采果后,將過密枝、瘦弱枝、病蟲枝剪掉。
收獲加工
果期8月初-9月底,單果重6-8克,重達10克。收獲后可出售鮮果,或加工成果汁、果酒、果脯和罐頭等。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統(tǒng)稱,是大分子蛋白質(zhì)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能在植物或動物組織中合成,也可由蛋白質(zhì)水解得到,在組織的代謝、生長、維護和修復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作為重要營養(yǎng)素的氨基酸,可從食物中獲取,對于人類來講,有的可以自身合成,稱為非必需氨基酸,有的必須從食物中補充,稱為必需氨基酸。鈣果中賴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這些必需氨基酸含量高。
采集成熟果實,調(diào)制出種子涼干,在陰涼通風處貯藏。元旦前后進行層積處理:于背陰處挖深、寬各1m,長度隨種子多少而定的貯藏溝。選用大河沙,河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扔之即散為好,底部鋪20cm的河沙,然后一層河沙一層種子,距地面20cm時全部用河沙封平,然后用土封成高于地面20cm的土堆,種子多時每隔一米豎一草把,以利通氣,天冷時應蓋上草氈。3月初當種子有15%破殼露芽時即可播種。采用穴播,行距40cm,株距15cm,每穴3粒,覆土3-4cm然后用地膜進行覆蓋,出苗率可達85%以上。
育苗于5月上旬選擇優(yōu)良單株,采集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粗度在0.4cm以上的插條,長度8-10cm,上面平口,下面斜口,采后立即去葉,只留上部1-2片小葉,立即插入清水中放陰涼處。為提高生根率,可用生根粉浸泡基部20分鐘。選用干凈的河沙作基質(zhì),厚度20cm,上蓋塑料布和遮陽網(wǎng),扦插株行距5-8cm,插時先用稍粗于插條的小棍插孔,再插入插條,然后壅嚴。插完后及時澆透水并進行葉面噴水,每天噴水3-5次,保持葉片不失水。插后每3天噴1次0.2%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預防病害,這樣經(jīng)過15-20天就可生根。生根半個月后經(jīng)煉苗,選擇陰天的傍晚移栽至苗圃,前期噴0.3%的尿素,后期噴0.3%磷酸二氫鉀,精心管理,當年可長30-40cm,次年即可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