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臺的輸入信號大體上分為低阻話筒信號輸入和高阻線路信號輸入兩種。
其實我們可以把低阻和高阻的區(qū)分看成是水壓力或水流速度的不同。比如:高阻輸入的電平高,就好像水壓很大,水流較急,直接輸入到調音臺這個水池里就合適了,不用在中間加什么環(huán)節(jié)來調整水壓和水流速了;但低阻輸入的電平低,就好像水壓很低,水流很慢,直接輸入到調音臺這個水池里就不合適,我們就需要在大水池里加上一臺抽水機,把低阻的低水壓給它加大,讓水流速度加快!所以調音臺的低阻輸入通道線路里都內置了專門的電路放大器,把低電平放大到合適的電平。這樣用水的特點來形容低阻信號和高阻信號大家會比較好理解了。
控制系統(tǒng)紊亂,有一次使用一臺聲藝16路調音臺,結果發(fā)現(xiàn)總輸出沒有信號出來,后來就改到編組輸出,等下編組又沒有信號輸出了,而且我在推第10路推子時,出去的確是第11路通道的聲音。后來我又通過AUX輸出信號等等方法,后此調音臺還是徹底罷工了。
調音臺輸出部分的安排有以下規(guī)律
(1)調音臺有幾根母線,肯定有相對應的輸出插座。
(2)每個輸出插座輸出的聲信號肯定在調音臺上裝有其相對應的調節(jié)鍵,可能是推拉鍵,也可能是旋鈕。
(3)每種輸出調節(jié)功能鍵旁邊都裝有監(jiān)聽按鍵,一般推子前監(jiān)聽PFL(SOLO)在輸入端,推子后監(jiān)聽AFL在輸出端。
(4) 從輔助返回(AUX RET)或效果返回(EffectRTN)的插孔進入調音臺的信號,肯定安裝有調節(jié)其大小的按鈕和相應的聲像調節(jié)鈕PAN。
(5)凡左右輸出或編輯輸出的插座前,一般都有相應的INS(又出又進插孔),其目的是可以單獨對輸出信號在輸出前進行特殊加工處理,但輔助輸出不裝INS插孔。
(6)如果輸出部分裝有耳機和對講話筒T.B.Mic插孔,一般其旁路都有其音量大小調節(jié)鈕。如果掌握了以上6條規(guī)律,便對調音臺的輸出部分的功能鍵作用便了如指掌了。
我們知道話筒所產生的音頻信號是非常微弱的。而另外一些設備的輸出信號,比如合成器,音頻接口的輸出等等,他們的信號比話筒的信號強很多倍,而且他們的信號大小也是各不相同,參差不齊。我們需要一種設備將這些大大小小的聲音信號調整成相同的大小,才能進行混音。這種設備就是前置放大器,俗稱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