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銅廢碎料涉及的范圍較廣,包括紫銅、黃銅、青銅、白銅的廢雜料,其中,紫雜銅的廢碎料多,如廢舊電纜、銅管、紫銅管、棒、板、塊、帶等。按其可回收加工的便利程度,可以分為5種類型。
第1類:
(a)紫銅管、棒、板、塊、帶,表面干凈,無油泥和其他黏附、夾雜;
(b)各種裸銅線、短線和其他純銅廢料。
第2類:
(a)如類銅廢料中混有紙屑、各種絕緣材料、少量油泥、銹垢、雜物,但其總質量不大于1%;
(b)直徑0.3mm以上的漆包線無污物和雜物。
第3類:各種報廢的純銅或有薄鍍鋅層的純銅電器開關、零部件。
第4類:
(a)直徑0.1~0.3mm的漆包線;
(c)有油泥或少量其他夾雜的漆包線;
(c)干凈、發(fā)脆的火燒線。
第5類:各種純銅水箱、蒸發(fā)器、熱交換器具,但其內部不得有充填物,只允許有少量自然形成的水垢。
廢雜銅的品種繁復,收回使用技能和工藝也有所不一樣,但通常都將其分為預處置和再生使用兩局部。所謂預處置就是對稠濁的廢雜銅進行分類、挑選出機械攙雜的其它廢棄物,除掉廢銅表面的油污等,結尾得到品種單一,相對純潔的廢銅,為熔煉供給的質料,然后簡化了熔煉進程。廢雜銅再生使用的辦法許多,首要可分為兩大類,即廢雜銅的直接使用和直接使用。直接使用是將高質量的廢銅直接熔煉成精銅或銅合金,直接使用是顛末鍛煉除掉廢雜銅中的賤金屬,并將其鑄成陽極板,再顛末電解得到電解銅。
廢雜銅分類對廢銅進行分類,有利于廢銅的直接利用,可以節(jié)約能源和降低成本,同時還可綜合利用其中的合金元素,廢銅的分類還有利于回收和貿易。因此,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主管廢金屬回收的部門對工礦企業(yè)產生的廢銅嚴格要求要進行分類回收,要求企業(yè)分類從機床開始,嚴格分類回收,強調直接利用。計劃經濟時期內我國工礦企業(yè)廢銅分類回收工作是比較好的,廢銅的直接利用率也比較高。
銅礦石的分類及屬性:
煉銅的原料是銅礦石。銅礦石可分為三類:
⑴硫化礦,如黃銅礦(CuFeS?)、斑銅礦(Cu5FeS?)和輝銅礦(Cu?S)等。
⑵氧化礦,如赤銅礦(Cu?O)、孔雀石[Cu?(OH)?CO?]、藍銅礦[2CuCO?·Cu(OH)?]、硅孔雀石(CuSiO?·2H?O)等。
⑶自然銅。銅礦石中銅的含量在1%左右(0.5%~3%)的便有開采價值,因為采用浮選法可以把礦石中一部分脈石等雜質除去,而得到含銅量較高(8%~35%)的精礦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