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部分金屬都能以再生金屬的形式循環(huán)利用,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再生金屬產業(yè)規(guī)模大,再生金屬循環(huán)使用比率高。由于市場需求強勁,中國有色金屬產業(yè)的發(fā)展突飛猛進,中國已成為世界有色金屬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的再生金屬產業(yè)在世界再生金屬產業(yè)的發(fā)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銀Ag,金Au,砷As,鉍Bi,鉻Cr,鈷Co,銅Cu,鐵Fe,鉿Hf,銦In,銥Ir,鉬Mo,錳Mn,鈮Nb,鎳Ni,鈀Pd,鉑Pt,鉛Pb,硒Se,錫Sn,銻Sb,鉈Ta,鈦Ti,釩V,鎢W,釔Y,鋅Zn,鋯Zr,鎂Mg、鋁Al、硅Si、磷P等元素。
五金/合金板材、線材、球型、顆料、粉末、刨花、土壤、爐渣、礦石、有涂層、焊縫、管材、塑料、電路板、漿體、液體等。
另一類是舊廢銅,它是使用后被廢棄的物品,如從舊建筑物及運輸系統(tǒng)拋棄或拆卸的叫舊廢雜銅。銅和銅基材料,不論處于裸露狀態(tài),還是被包在終產品里,在產品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來說,用于再生的廢銅中新廢銅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廢雜銅經再加工后有大約1/3以精銅的形式返回市場,另2/3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直接應用廢雜銅的前提是嚴格的分類堆放及嚴格的分揀。直接應用廢雜銅具有簡化工藝、設備簡單、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輕等優(yōu)點。直接應用廢雜銅的多少,大體上反映了一個國家銅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國廢雜銅的直接使用率較低,每年約為20萬t,僅占廢雜銅總回收量的30%~40%,并且黃銅加工材的生產多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運作,大大降低了經濟效益,并在能耗、環(huán)保方面帶來后患。
又名風鋼或鋒鋼,又稱白鋼。意思是淬火時即使在空氣中冷卻也能硬化,并且很鋒利。它是一種成分復雜的合金鋼,含有鎢、鉬、鉻、釩、鈷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合金元素總量達10~25%左右。它在高速切削產生高熱情況下(約500℃)仍能保持高的硬度,HRC能在60以上。這就是高速鋼主要的特性——紅硬性。而碳素工具鋼經淬火和低溫回火后,在室溫下雖有很高的硬度,但當溫度高于200℃時,硬度便急劇下降,在500℃硬度已降到與退火狀態(tài)相似的程度,完全喪失了切削金屬的能力,這就限制了碳素工具鋼制作切削工具用。而高速鋼由于紅硬性好,彌補了碳素工具鋼的致命缺點,可以用來制造切削工具。
有色金屬[Metallurgy]non-ferrous metal,狹義的有色金屬又稱非鐵金屬,是鐵、錳、鉻以外的所有金屬的統(tǒng)稱。廣義的有色金屬還包括有色合金。
有色合金是以一種有色金屬為基體(通常大于50%),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而構成的合金。有色金屬通常指除去鐵(有時也除去錳和鉻)和鐵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屬。有色金屬可分為重金屬(如銅、鉛、鋅)、輕金屬(如鋁、鎂)、貴金屬(如金、銀、鉑)及稀有金屬(如鎢、鉬、鍺、鋰、鑭、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