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新廢銅,主要是在銅冶煉和銅加工的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廢料。另一類是舊廢銅,是已經(jīng)流入到終消費環(huán)節(jié)的含銅商品在報廢后所收回的銅。一般來說,用于再生的廢銅中新廢銅占一半以上。
廢銅分類主要按照含純銅的含量及報廢前用途來進行分類。在我國主要有光亮銅(含銅量大于99%)、光亮銅線、1#銅(Cu≈97%)、2#銅(Cu 94%-96%)、火燒線、打包纜粗、馬達銅、黃雜銅等等。
國際上廢銅中大約有1/3以精煉銅的形式流入市場,另外2/3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勢重新使用。但我國廢銅的直接使用率較低,大約只占廢銅總回收量的30%-40%,其他均再生為精煉銅使用。
廢鋁回收公司介紹到含鋁99.00%以上,導電性有好,耐腐蝕性能好,焊接性能好,強度低,不可熱處理強化。 應用范圍:高純鋁(含鋁量99.9%以上)主要用于科學試驗,化學工業(yè)及特殊用途。
廢鋁回收公司介紹到其表面處理共有3種方法,包括電化學陽極氧化法、化學溶液氧化法、磷化底漆。陽極氧化或化學溶液氧化完成后的表面應盡快涂裝,不可超過24h。若超過24h則附著力下降。此時可再用磷化底漆打底,或再進行溶液處理。其原因是新的陽極氧化膜表面是多孔,對有機涂層有很好的附著力,若擱置時問較久,則氧化膜老化而降低附著力。以上幾種鋁表面處理法各有利弊,宜按不同要求而采用。在一般情況下,使用磷化底漆較為便捷,不需特殊設備投資,施工簡便,功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