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站的規(guī)格大小是按其每小時的理論生產(chǎn)來命名的,我國常用的規(guī)格有:HZS25、HZS35、HZS50、HZS60、HZS75、HZS90、HZS120、HZS150、HZS180、HZS240等。如:HZS25是指每小時生產(chǎn)能力為25立方米的攪拌站,主機為雙臥軸強制攪拌機。若是主機用單臥軸則型號為HZD25。
按照布置工藝分,一般分為一階式和二階式,一階式指一次性將砂石骨料,水泥等,提升至攪拌站樓頂料倉,各種物料按照生產(chǎn)流程自上而下進行,終從底層出料,多見于攪拌樓。這樣的攪拌站,自上而下分為,料倉層,稱量層,攪拌層,出料層,攪拌效率非常高,不過建設難度大,拆遷不便,投資成本高,而二階相對于一階而言,將骨料稱量后再次提升攪拌機,雖然占地大,攪拌效率略低于一階式,不過拆裝方便,制造成本低,安裝容易,被廣泛使用,而且改進過后的二階式攪拌站生產(chǎn)能力可以媲美一階式。
物料稱量系統(tǒng)是影響混凝土質量和混凝土生產(chǎn)成本的關鍵部件,主要分為骨料稱量、粉料稱量和液體稱量三部分。一般情況下,每小時20立方米以下的攪拌站采用疊加稱量方式,即骨料(砂、石)用一把秤、水泥和粉煤灰用一把秤、水和液體外加劑分別稱量,然后將液體外加劑投放到水稱斗內預先混合。而在每小時50立方米以上的攪拌站中,多采用各稱物料獨立稱量的方式,所有稱量都采用電子秤及微機控制。骨料稱量精度 ±2%,水泥、粉料、水及外加劑的稱量精度均達到 ±1%。
混凝土攪拌站分為四個部分:砂石給料、粉料(水泥、粉煤灰、膨脹劑等) 給料、水與外加劑給料、傳輸攪拌與存儲。攪拌機控制系統(tǒng)上電后,進入人- 機對話的操作界面,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處理,其中包括配方號、混凝土等級、坍落度、生產(chǎn)方量等.根據(jù)稱重對各料倉、計量斗進行檢測,輸出料空或料滿信號,提示操作人員確定是否啟動攪拌控制程序。啟動砂、石皮帶電機進料到計量斗;打開粉煤灰、水泥罐的蝶閥,啟動螺旋機電機輸送粉煤灰、水泥到計量斗;開啟水倉和外加劑池的控制閥使水和外加劑流入計量斗。計量滿足設定要求后開啟計量斗斗門,配料進入已啟動的攪拌機內攪拌混合,到設定的時間打開攪拌機門,混凝土進入己接料的攪拌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