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粉除了對雜質含量有一定的要求外,氧含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常用鎢粉粒度一般為費氏平均粒度2~10μm。鎢粉為多角形顆粒形狀。此外,鎢粉的比表面、松裝密度、搖實密度等也在一定范圍內變化。鎢粉的性能對鎢材的生產(chǎn)和鎢粉末冶金制品的質量有直接的影響,特別是純度和粒度的影響更為明顯。鎢粉是依據(jù)純度和粒度以及不同的用途而分類的。
鎢粉的生產(chǎn)原理
采用氫還原三氧化鎢或仲鎢酸銨的方法制備。用氫還原法制取鎢粉的工藝過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階段在500~700oC溫度下,三氧化鎢還原成二氧化鎢;第二階段在700~900oC溫度下,二氧化鎢還原成鎢粉。還原反應常在管式電爐或回轉式爐中進行。
還原鎢粉的性能(如純度、粒度、粒度組成等)主要取決于還原工藝。在管式爐中還原鎢粉時,影響還原速度的主要工藝參數(shù)是還原溫度、燒舟中氧化鎢的裝載量、燒舟移動速度、氫氣流速及氫氣中水分含量。隨著還原溫度的升高,鎢粉的粒度變粗。
鎢粉的質量直接決定碳化鎢(wc)的質量及合金性能,鎢粉分級能有效改變粉末的性能,解決粉末夾粗夾細問題,減小小粒徑、粒徑與平均粒徑差度,生產(chǎn)出更粗、更均勻的碳化鎢粉;由于鎢的特性決定不易破碎,在分級前進行適度破碎,將粉末中團聚顆粒分開,更能有效分離粉末,提高均勻度;分級必須嚴格而精細地調節(jié)系統(tǒng)運行參數(shù),根據(jù)原始粉末的特點,需尋找運行工藝。
回收利用這些廢料的基本技術路線有兩條:
(1)保持金屬、合金或碳化鎢的組成不變,而直接重新利用的工藝路線。
(2)將鎢轉變成粗Na2WO4而生產(chǎn)APT的工藝路線。
圍繞這兩條技術路線,開發(fā)了一系列處理各類廢鎢材及含鎢廢合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