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patent),從字面上是指專有的權利和利益?!皩@币辉~來源于拉丁語Litterae patente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后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
在現代,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qū)域性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fā)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記載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內容,并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這樣一種法律狀態(tài),即獲得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在我國,專利分為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
專利制度旨在保護技術能夠享受到獨占性、排他性的權利,權利人之外的任何主體使用專利,都必須通過專利權人的授權許可才能獲得使用權。隨著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專利的使用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專利無效、專利撤銷、過期專利等一一被列入專利法律范疇。只有充分的認識諸如此類的法律制度,才能充分的利用專利資源,為企業(yè)實現更多的經濟價值。
一個國家依照其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的管轄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其專利權不承擔保護的義務,如果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只在我國取得專利權,那么專利權人只在我國享有獨占權或專有權。
專利權的法律保護具有時間性,中國的發(fā)明專利權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專利的兩個基本的特征就是“獨占”與“公開”,以“公開”換取“獨占”是專利制度基本的核心,這分別代表了權利與義務的兩面?!蔼氄肌笔侵阜墒谟杓夹g發(fā)明人在一段時間內享有排他性的獨占權利;“公開”是指技術發(fā)明人作為對法律授予其獨占權的回報而將其技術公之于眾人,使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有關專利技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