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屬于蒙古羊系的一個分支,祖先為放牧的蒙古羊,后來隨蒙古人南下逐漸遷移至江浙一帶圈養(yǎng),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個體大、生長快、繁殖力強、耐粗飼、耐高溫、耐潮濕可以較好適應當地氣候的羊種,因主要分布在湖州而得名“湖羊”,湖州素來便有“湖羊之鄉(xiāng)”的說法。
配種繁殖。湖羊5~6月齡便可以出現初情,不過等到8~10月齡,體重達到成年母羊70%以上再進行配種。配種后合理控制母羊的飼料營養(yǎng),并適當增加運動與光照量,避免母羊過肥而造成難產。做好配種記錄并準確推算預產期,以便做好產期護理和人工助產,減少羔羊傷亡率。
當前國內羊肉需求量不斷增加,放牧草場不斷惡化一些地區(qū)不得不下發(fā)封山禁牧措施,規(guī)?;︷B(yǎng)已經成為國內養(yǎng)羊的主要方式。湖羊相比小尾寒羊而言更加適合規(guī)?;︷B(yǎng),除東北、西北地區(qū)外,湖羊已經逐漸取代小尾寒羊成為規(guī)?;B(yǎng)羊的母本品種,因此湖羊的養(yǎng)殖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反芻動物的飼料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粗飼料,另一部分是精料。湖羊作為草食動物,可以不吃精料,但不能不吃“草”(粗飼料)。在家畜養(yǎng)殖中,飼料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65%~70%,是養(yǎng)殖家畜主要的支出。因此,為了節(jié)約飼料成本,提高湖羊養(yǎng)殖效益,應合理地選擇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