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卸的連續(xù)性:是指兩處以上的裝卸作業(yè)要配合好。進行裝卸作業(yè)時,為了不使連續(xù)的各種作業(yè)中途停頓,而能協(xié)調地進行,整理其作業(yè)流程是很必要的。因此,進行"流程分析",對商品的流動進行分析,使經常相關的作業(yè)配合在一起,也是很必要的。如把商品裝到汽車或鐵路貨車上,或把商品送往倉庫進行保管時,應當考慮合理取卸,或出庫的方便。所以某一次的裝卸作業(yè),某一個裝卸動作,有必要考慮下一步的裝卸而有計劃地進行。要使一系列的裝卸作業(yè)順利地進行,作業(yè)動作的順序、作業(yè)動作的組合或裝卸機械的選擇及運用是很重要的。
成件包裝貨物的裝卸搬運機械成件包裝貨物一般是指怕濕、怕曬、需要在倉庫內存放并且多用棚車裝運的貨物,如日用百貨、五金器材等。這種貨物包裝方式很多,主要有箱裝、筐裝、桶裝、袋裝、捆裝等。該類貨物一般采用叉車,并配以托盤進行裝卸搬運作業(yè),還可以使用牽引車、掛車、帶式輸送機等解決成件包裝貨物的搬運問題。
在整個物流過程中,要從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與裝卸的關系來考慮。裝卸要適合運輸、儲存保管的規(guī)模,即裝卸要起著支持并提高運輸、儲存保管能力、效率的作用,而不是起阻礙的作用。對于商品的包裝來說也是一樣的,過去是以裝卸為前提進行的"包裝,要運進許多不必要的包裝材料,采用集合包裝,不僅可以減少包裝材料,同時也省去了許多徒勞的運輸。
物流過程中,常須將暫時存放的物品,再次搬運。從便于經常發(fā)生的搬運作業(yè)考慮,物品的堆放方法是很重要的,這種使于移動的程度,被稱之為"搬運靈活性". 衡量商品堆存形態(tài)的"搬運靈活性",用靈活性指數表示。一般將靈活性指數分為五個等級,即:散堆于地面上為o級;裝入箱內為1級;裝在貨盤或墊板上為2 級;裝在車臺上為3級;裝在輸送帶上為4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