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人"奉尸斂于棺"的時候,是能表現(xiàn)也需要抒發(fā)子女們的孝心的時候,是親人孝思形式化的場合。所以,家人們都要捶胸頓足嚎啕大哭。
在合上棺材之前還要往棺內放些葬物。民間的講究是讓死者左手執(zhí)金,右手握銀。多是讓亡人左手拿一個一兩重的小金元寶;右手拿一個一兩重的小銀元寶或銀子;而窮人就只好放些銅錢,或當時社會上通用的硬幣,如大銅子、小鋼板之類。不濟也得給亡人手里放一塊手絹。所以,歷代的陵墓都有過盜掘的現(xiàn)象。尤其是帝王陵墓,隨葬品大都是希世珍品,更引來無數覬覦者。
孫子、孫女的孝袍子肩上釘有紅布一塊,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它圖案。按亡人性別,男左女右。謂之"釘紅兒"。 重孫子孝帽子上釘粉紅棉球,亦長孫釘一個,次孫釘兩個;余者類推。孝袍子肩上釘有紅布兩塊,亦男左女右。謂之"釘雙補丁兒"。元孫肩上釘三個"釘丁兒"。
“大功"是輕于"齊缞"的喪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質料比"齊缞"用料稍細。為伯叔父母、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為母親、伯叔父、兄弟服喪都要穿這種"大功"喪服。
出殯的時候必須有全體后代尤其是男人們"唱哭",否則按照民間舊俗就會被視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黃泉路上沒有響徹天地的哭聲相伴,便在方圓數十里傳為笑柄,其子孫后代也要被人們視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