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叫化學電池,一般簡稱為電池。放電后,能夠用充電的方式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將這類電池稱為蓄電池(Storage Battery),也稱二次電池。
所謂蓄電池即是貯存化學能量,于必要時放出電能的一種電氣化學設備。
對于傳統(tǒng)的干荷鉛蓄電池(如汽車干荷電池、摩托車干荷電池等)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要補充蒸餾水,使稀硫酸電解液保持1.28g/ml左右的密度;對于免維護蓄電池,其使用直到壽命終止都不再需要添加蒸餾水。
蓄電池內阻與容量之間的關系其中有兩種含義:
電池內阻跟額定容量的關系,以及同一型號電池的內阻跟荷電態(tài)SOC的關系。十多年前人們曾經試圖利用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內阻(或電導)的變化去在線檢測電池的容量和預測電池壽命,但卻未能如愿;人們對動力電池的大電流放電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盡可能降低電池內阻。因而本文將進一步探索和闡明一些常用蓄電池內阻與容量之間的內在關系。
由于蓄電池正負極板材料不同,除了活性物質外,負極板還添加了硫酸鋇、腐殖酸、炭黑和松香等材料,用來防止負極板收縮和氧化。另外,每個單格蓄電池的負極板數又總是比正極板數多一片,而且負極板比正極板略薄。當進行蓄電池的初充電或補充充電時,若不注意極性,會使蓄電池充反,使正、負極幾乎都變成粗晶粒的PbSO4,造成蓄電池電荷容量不足,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導致蓄電池報廢。因此,充電時一定要注意極性,切不可極性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