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二手車交易量中私人用車占80%,其中小、微型非營運客車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新近出臺的《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guī)定》,取消了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的使用年限限制,并把累計行駛里程調(diào)整為引導報廢的參考指標。在商務部的這位相關負責人看來,新規(guī)對二手車流通是個利好。他分析,排除了使用年限的影響,二手車的交易價格將更接近車輛的真實價值,從而推動交易量上升。
在美國,報廢汽車必須送到專門的回收利用企業(yè)進行處理。報廢汽車作為一種重要的材料資源,具有較高的殘值,能夠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回收利用。經(jīng)過多年摸索,特別是采用了先進的回收技術和設備后,美國已能把每輛汽車80%的零部件進行回收并重新利用起來。
行業(yè)專家普遍認為,在歐盟國家中,報廢汽車回收利用做得的,是老牌汽車強國——德國。
德國8100萬人口共擁有各類汽車5000多萬輛,每年注銷機動車350萬輛,其中,在德國報廢拆解的不到100萬輛,其余200余萬輛會通過不同途徑賣到俄羅斯、波蘭等東歐國家以及西班牙等歐盟國家。
為了加快更新,中國出臺了《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2004年報廢的車輛,使用年限在8~10年之間的大型載貨、大型載客汽車,補貼標準為每輛車人民幣4 000元。2005年報廢的車輛,使用年限在7~9年之間的大型載貨、大型載客汽車的補貼標準為每輛車人民幣4 000元;車長9米以上(含9米)且當年更新的汽車排放符合歐Ⅱ標準的城市公交車,補貼標準為每輛車人民幣15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