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豚是小型動物,性情溫順,易于保定,其血利用價值高,采集較為方便,可廣泛用于生理、醫(yī)藥、免疫、繁殖和生物工程等實驗中。據報道,日本、韓國、中國等國家都選用黑豚作為實驗動物,年需求量在數十萬只以上,而國內今后將遠遠超過數十萬。因此,黑豚是一種理想而應用廣泛的實驗動物。
黑豚糞尿是優(yōu)質的有機肥,一只成年黑豚年積肥料90~120千克。黑豚糞中氮、磷、鉀三要素的含量都遠遠高于其他畜禽糞。據測算,100千克黑豚糞相當于10.92千克硫酸銨、1.97千克硫酸鉀的肥效,而且黑豚肥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在四川省成都市鳳凰山的黃泥(酸性)土壤中試驗表明,施用黑豚糞的黃泥土壤有機質提高42.3%,含氮量提高43.86%,使土質、土壤結構得到明顯改善。
再從我國人們對動物食品消費習慣看,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動物食品類中豬肉占90%左右,這種食物結構極不合理,不僅要耗費大量糧食養(yǎng)豬,而且對人們的身體素質也是不利的。以單位面積生產力來看,黑豚也是生產能力較高的一種動物。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認為,發(fā)展養(yǎng)黑豚生產是解決人類肉食品的一條捷徑。
黑豚知道如何穿過錯綜復雜的通道找到食物,而且在幾個月之內都不會忘記走過的路線。解析它們有力的策略是行為。黑豚會跳過小障礙物,它們不會攀爬,不是特別靈巧。它們極易受到驚嚇,感到危險存在時,不是長時間呆在原地,就是一溜兒煙藏起來。如果一群黑豚受到驚嚇,它們會亂作一團,紛紛四處逃竄,以此局面迷惑敵人[50]。它們興奮的時候就會反復蹦來蹦去,這個動作很像雪貂的戰(zhàn)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