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的優(yōu)點是可以免除國際客戶向您要求其他注冊標準或要求的困擾。目前,TS16949還僅僅是一個自選性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然而它正在更新成ISO9001:2000版格式和要求。雖然QS9000的升級版本還沒有正式公布,但一般的推測是,將不會有升級的版本。有關單位已經(jīng)宣布,現(xiàn)行的 ISO9001/2:1994版將于2003年12月15日起被廢止。值得注意的是,它是現(xiàn)今QS-9000:1998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量和廣泛新增的變化的內(nèi)容表明從以質量保證體系為基礎的QS9000轉到能取得ISO/TS16949:2002注冊的質量管理體系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與QS9000在細節(jié)上大約有80處的不同。比如:對內(nèi)審的要求得到極大的加強,強制要求進行制造過程審核,要使用特定的檢查清單并對內(nèi)審核員資格提出了要求。
認證機構是第三方質量體系評價機構。要使供方質量體系認證能有公正性和可信性,認證必須由與被認證單位(供方)在經(jīng)濟上沒有利害關系,行政上沒有隸屬關系的第三方機構來承擔。而這個機構除必須擁有經(jīng)驗豐富、訓練有素的人員、符合要求的資源和程序外,還必須以其優(yōu)良的認證實踐來贏得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信任,具有性和公正性。
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文件的行動。ISO/IEC指南2:1986中對“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jīng)鑒定的產(chǎn)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guī)范性文件的活動。”舉例來說,對方(供方或賣方)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甲,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于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方和第二方?jīng)]有經(jīng)濟上的利害關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系,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那么,這個第三方的角色應該由誰來擔當呢?顯然,非國家或政府莫屬。由國家或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機關或組織就叫做“認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