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好草坪就離不開雜草的清除,雜草的問題必須先解決好才行。主要的防治手段為機械除草、除草劑除草和土壤熏蒸。
機械除草:主要是指靠人工定期修剪,手工拔除,除草機清除等物理除草方式,也是傳統(tǒng)的除草方法。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耗費人力,特別是面積大的區(qū)域,人工成本非常高。
除草劑除草:常用的除草劑有選擇性除草劑和非選擇性除草劑。除草效率高,人工費用要比機械除草低。缺點也很明顯,使用不當會導(dǎo)致其它植物的傷害,對草坪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
土壤熏蒸:減少雜草有效的方式,還可殺死土壤中的有害病蟲。常用的熏蒸劑有棉隆、氯化苦、溴甲烷等。因為熏蒸劑都具有毒性,所以在使用時需要格外注意,對于使用人員還需要經(jīng)過嚴格培訓(xùn)方可上崗
夏末秋初適合冷季型草播種,這個時間的土壤溫度較高,適合種子的萌發(fā),很好的避開了夏季雜草的危害影響,同時對于新生長的草坪幼苗,在冬季寒冷天氣來臨之前擁有足夠的時間生長。
而暖季型草主要在夏季生長,所以,春末夏初是暖季型草適合的播種期。
異型混或交替補播:這種混播方式主要用在特殊條件,如使用冷暖型混播或暖季型草種入冬枯黃后補播冷季型草,這樣可以保持草坪在一年四季都能常綠。常見使用情況是在狗牙根上與黑麥草和粗莖早熟禾交播。
多品種混播:目前使用較少的混播方式,只在一些特殊用途的草種中使用,如混入低端的草種以降低成本,混入豆科植物提高持肥能力。
播種之后應(yīng)及時澆水以保持土壤的濕潤,但也要警惕因澆水過多而引發(fā)種子的霉爛。之后便是靜靜的等待草坪正常生長。一般情況下15天左右可以出苗,30天后可基本成坪。如果是黑麥草,那么成坪的時間會更短、所以一般也用來作為補播應(yīng)急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