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霉斑。用棉花球蘸上氨水或明礬水,輕輕地在書頁的霉斑上擦拭,至除凈后再用吸水紙吸干;也可用水和高錳酸鉀沖濃汁,用毛筆將濃汁涂在霉斑處,等五六分鐘后再用草酸水涂之,并用毛筆輕輕擦拭,如此數(shù)次能去除霉斑,后用棉花球蘸上清水擦凈。
中國古籍的紙張,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紙,而現(xiàn)今通用的化學膠水、化學漿糊及玻璃膠紙對中國式紙張具有極強的腐蝕力,一般不隔多時,便會使紙張變質黃脆,觸手即碎,故而絕不可用。正確方法應為采用天然面粉漿糊,調以麝香、花椒,可達到修復與避蟲雙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時無法具備以上條件,也應寧可暫時不修,待請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復,絕不可倉促濫修,加厄典籍。
舊書回收的價值不只在于它的內容,裝幀、出版背景、收藏歷史,作者或藏家的題詞簽名都是值得玩味的地方。在舊書市,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帶有圖書館貼標的舊書,這些不是的書,是各圖書館在整合、清理時淘汰出來流向市場的書。細心的淘書客甚至會在書背后的借書卡上發(fā)現(xiàn)名人借閱記錄,這種時空穿梭的體驗妙不可言。
舊書回收收藏需要有強大的文化功底,不僅要熟知各大出版社、各位名家的出版歷史,還要了解不同時期的書籍在紙張、排版、油墨等細節(jié)上差異。當然,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長期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