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1.高粱:貴州省仁懷市及金沙縣、習水縣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內生產的糯高粱(俗稱紅纓子),淀粉含量不低于60%,其中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的比例不低于88%,并符合國家有關要求。2.小麥:淀粉含量不低于60%,并符合國家有關要求。3.水:水源位于赤水河與鹽津河交匯處赤水河上段,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要求。
主要工藝流程及要求: (1)制曲:小麥經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間隔入倉發(fā)酵40天后拆曲,貯存6個月后投入制酒生產。 (2)制酒: ①投料階段:重陽開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經破碎后加熱水潤糧,次日加母糟蒸糧,下甑攤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勻堆積,達到工藝要求,入窖發(fā)酵30天后開窖取醅,再與造沙經破碎、潤糧后的高粱拌勻,從蒸糧開始重復上述工序。 ②餾酒階段:餾酒階段共有7個輪次,每個輪次均經攤晾、加曲、堆積、入窖和餾酒操作。 制酒過程共經歷9次蒸煮(餾),8次攤晾、加曲、堆積、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3)貯存勾兌:基酒(輪次酒)分醬香、醇甜香、窖底香3種典型體貯存于陶壇中,將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基酒進行勾兌,勾兌后貯存于陶壇。貯存勾兌工序至少歷經3年。 (4)包裝:勾兌后的酒經檢驗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裝出廠。
五糧液瓶蓋采用金屬扭斷蓋,色彩為金色,光潔度好,蓋頂印制該廠廠徽圖案,周圍字體清晰端正,鎖口平整光滑。瓶蓋頂部有兩項防偽措施:一是光刻,從1993年7月1日,10月1日起,分別在五糧液鼓型和晶質瓶蓋頂部打了激光刻圖案——五糧液酒廠廠徽,用10倍放大鏡觀察,清晰可見,線條因激光灼糊而略顯黑色,用手或濕布無法擦掉;二是隱形噴碼,從1994年1月1日起,在整形和晶質型五糧液瓶上使用暗噴,在紫光燈照射下,可見藍色廠徽圖案和“WLY”(五糧液漢語拼音縮寫),整個圖案色彩均勻,線條清晰,輪廓清楚,沒有斷裂,開啟瓶蓋時用于沿箭頭方向稍加擰動即可旋開,絕無使用剪刀剪發(fā)撬開之必要。
茅臺酒(貴州茅臺酒)產地范圍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zhèn)內,南起茅臺鎮(zhèn)地轄的鹽津河出水口的小河電站為界,北止于茅臺酒廠一車間的楊柳灣,并以楊柳灣羊叉街路上到茅遵公路段為北界,東以茅遵公路至紅磚廠到鹽津河南端地段為界,西至赤水河以赤水河為界,約7.5平方千米。從該范圍往南延伸,地處赤水河峽谷地帶,東靠智動山、馬福溪主峰,西接赤水河,南接太平村以堰塘溝界止,北接鹽津河小河口與原范圍相接,延伸面積約7.53平方千米,總面積共約15.03平方千米。
紅酒的成分相當復雜,是經自然發(fā)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多的是葡萄汁,占80%以上,其次是經葡萄里面的糖份自然發(fā)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至30%,剩余的物質超過1000種,比較重要的有300多種,紅酒其他重要的成分有酒石酸,果膠,礦物質和單寧酸等。雖然這些物質所占的比例不高,卻是酒質優(yōu)劣的決定性因素。質優(yōu)味美的紅酒,是因為它們能呈現(xiàn)一種組織結構的平衡,使人在味覺上有無窮的享受。
應該怎樣保存才可以確保其質量呢?工廠對存放的庫房,一般都有著嚴格要求,其中溫度和濕度特別關鍵,溫度要控制在4攝氏度左右,濕度要保持在60%。同時,雖然經過特殊加工,但也要防止蟲蛀,一定要盡快銷售出去,不能在庫房內保存太長時間。如果個人有少量暫時不抽的話,不要把包裝打開。如在家中存放,則放進冰箱冷藏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