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劑
廣泛應用的滅火劑主要有: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惰性氣體滅火劑等。
水
水是常用的滅火劑,應用方便,來源豐富,價格低廉。因此,在火場上獲得廣泛的應用。
水不能撲救下列物質(zhì)和設備的火災;
堿金屬發(fā)生的火災,碳化、氫化、金黃色屬發(fā)生的火災;硫酸、硝酸、鹽酸不宜用強大的水撲救;輕于水不溶于易燃液體(油、重油除外);溶化的鐵水、鋼水;高壓電氣裝置火災而又無良好的接地設備或未切斷電流時;
消防水炮操作與注意事項
利用炮的操作手柄和炮體,不斷調(diào)節(jié)炮身水平和俯仰角度,以調(diào)節(jié)噴射距離和高度,讓水能夠充分覆蓋在燃燒物上。
操作時應盡量順風噴射,以增加射程。
炮身調(diào)節(jié)至適當位置時將定位鎖緊把手鎖緊,進行定向噴射。
使用操作消防炮的人員,必須進行操作培訓并熟悉操作過程。
space
價格: 面議
消防一詞,系日本語,在江戶時代開始出現(xiàn)這個詞。早見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倉郡的《王人帳前書》,有發(fā)生火災時,村中的消防就趕到的記載。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詞開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消防一詞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消防一詞的出現(xiàn),充分反應了當時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密切。火災與消防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命題。在各類自然災害中,火災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發(fā)生頻率很高的災害。這種災害隨著人類用火的歷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古稱火政),也就應運而生。
火警信號的處理流程:
1、發(fā)生火災報警時,對火災報警控制進行消音操作;
2、讀屏查看火警顯示的具體部位,通知一名消防值班人員或消防巡查人員攜帶通信工具到火警觸發(fā)位置進行確認;
3、如果是誤報火警,需確認誤報原因并通知消防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員對火災報警控制器進行復位操作,并做好記錄;
4、如果確認是真實火災,則立即通知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員立即確認火災報警控制器是否在自動狀態(tài),如果在手動狀態(tài),需立即將報警控制器轉(zhuǎn)至自動狀態(tài),并撥打119報警,上報單位領(lǐng)導,在單位領(lǐng)導的指揮下啟動消防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進行滅火和疏散逃生,視情況啟動相應的消防聯(lián)動設施,密切監(jiān)視設備運行情況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