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是生活在半封閉的巢穴系統(tǒng)中的群體生物,在黑暗的巢穴系統(tǒng)中自成一體,有人戲稱它為“黑暗中的居民”。這個巢穴系統(tǒng)要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并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得空氣中的氧氣,而把群體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巢外。白蟻巢穴系統(tǒng)的特點是二氧化碳含量特別高,比空氣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數(shù)十倍到上百倍。
兵蟻大致可分上顎型和象鼻型2類,前者有強大的上顎,好似一把二齒的大叉子,可通過撕咬與入侵者(如螞蟻)搏斗。后者有發(fā)達的額鼻,頭延伸成象鼻狀,當它與敵搏斗時,可噴出膠質分泌物,涂抹敵害。白蟻是一種有二億五千萬年生存歷史的昆蟲;有翅成蟲的前后翅幾乎等長,翅長超過身體;工蟻、兵蟻大多淡白色或灰白色,其胸腹間交接部分寬度變化不大,眼睛退化畏光,行隱蔽活動:食料為木質纖維素類物質,不貯糧;屬不完全變態(tài)類昆蟲。而螞蟻僅有六千萬年生存歷史;其有翅成蟲的前翅大于后翅;多為黃色、褐色、黑色或桔紅色,其胸腹間有明顯細腰節(jié),不怕光,多在露天場所活動;以肉食性或雜食性為主,有貯糧習慣;屬完全變態(tài)類昆蟲。
白蟻是多形態(tài)、社會性昆蟲,所有個體都生活在群體之中,大群體可包含100萬以上個體。群體成員多態(tài)性,分若干類型,通常由工蟻、兵蟻和繁殖蟻組成。工蟻在群體中數(shù)量多,約占80%以上,體柔軟,除某些高等白蟻外,幾乎無色素,無眼或僅存痕跡,形態(tài)與成蟲相似,通常體色較暗,有雌、雄性別之分。工蟻頭闊,復眼消失,有時僅存痕跡。工蟻往往還有大、小型之分,無生殖機能。擔任巢內很多繁雜的工作,如建筑蟻冢,開掘隧道,修建蟻路,培養(yǎng)菌圃,采集食物,飼育幼蟻、兵蟻和蟻后,清潔衛(wèi)生,看護蟻卵等。在無兵蟻的種類中,它們還要負責抵御外敵。
外環(huán)境用藥: A. 外環(huán)境滅蟲可使用常量噴霧、低容量、超低容量噴霧,主要處理蚊蠅等孳生地。低容量、超低容量噴灑注意選擇適合的條件。 B. 注意避開魚塘、蜜蜂養(yǎng)殖場所等。 C. 施藥人員注意個人防護。挖白蟻巢法:是在確認有白蟻,且只有一個白蟻巢穴的情況下,把整個白蟻巢穴挖掘出來,直接破壞整個白蟻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從而達到滅殺白蟻目的白蟻防治方法。直接挖巢會對建筑物造成一定的損壞,而且主巢挖掉以后,在巢外活動的部分群體仍能產生補充型蟻王、蟻后而發(fā)展新群體,故挖巢法不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