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施工措施
各種房屋的地下室及不允許進水的公開構筑物,其墻面與底面長期埋在濕潤的土中或浸在公開水中。為此,必需作防潮防水處置。
1、防水混凝土構造自防水。防水混凝土構造具有取材容易、施工煩瑣、工期短、造價低、耐久性好等優(yōu)點,因而,在公開工程防水中普遍應用。目前,常用的防水混凝土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劑防水混凝土和收縮水泥防水混凝土。
2、外表防水層防水。外表防水層防水有剛性、柔性兩種。
(1)水泥砂漿防水層。水泥砂漿防水層是一種剛性防水層,取材容易,施工便當,防水效果較好, 本錢較低,適用于公開磚石構造的防水層或防水混凝土構造的增強層。
(2)卷材防水層。卷材防水層屬于柔性防水層,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延伸性,能夠順應一定的構造振動和微小變形,防水效果較好,目前仍作為公開工程的一種防水計劃而被普遍采用。
(3)止水帶防水。為避免施工縫和后澆帶處的滲漏水現象,除在結構設計中設計的防水的材料外,通常還采用止水帶防水。
原因分析
由于上人屋面或平臺局部因種植增加荷重,大大超出了苯板、陶粒層的承受能力,使保溫層壓縮變形,導致了屋面上部防水構造的破壞。上層防水被破壞后,陶粒層中大量進水,外部高溫時產生的膨脹壓力,會局部破壞下部的防水層,從而滲透結構樓板,造成多處滲漏。
維修處理
如果在露臺、平臺或屋面上,進行拆除現裝修、隔熱層和被破壞的防水層,再重新處理防水層,恢復隔熱層、裝修及設施等,可以根治。但施工周期長,維修成本高,而且精美的景觀環(huán)境,一般不允許大面積破壞,只適應在小范圍內施工。
在滲漏的平臺、屋面結構底部或側面多處抽芯,安PVC排水管,將陶粒層中的水導出來,能起到了排水、減壓作用,許多漏水不治自愈。某庭的A型屋面、天橋以及寫字樓9層露臺上,采用這一方案,已取得良好效果。
設計思考:
上人屋面部分地帶設計為屋頂花園,屋面裝修過重時必須重新考慮,防水層下作結構加固,如增加承重柱、梁等結構措施。避免破壞隔熱、防水層后,引發(fā)滲漏。
有種植物、裝修過重的部位,只要結構承重允許,取消苯板和陶粒隔熱層,在結構層上做好防水及保護層后,直接可以砌筑花池、置放設備或裝修假山等。
要作好防水和排水\排氣等設施,屋面漏水隱患是可以避免的。
施工思考:
屋面防水施工,應特別注重結構陰陽角、預埋鋼構件、預埋水電管線等部位的加固處理。工序交叉施工時,更要作好成品保護。封閉前要做48小時存水試驗。以上哪一道工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今后的滲漏隱患。
陶粒層的施工要按設計要求級配進行。
許多有露臺和私家花園的業(yè)主,做二次裝修時,有可能破壞原有的防水設施。二次裝修時,一定要恢復并加強防水的處理。封閉前留出下水通道,一定要作好存水試驗,保證48小時無滲漏。
衛(wèi)生間防水施工工藝
衛(wèi)生間防水施工流程和控制要點與廚房防水基本一樣,不同的控制要點在于卷材的鋪貼上和閉水試驗時間。
衛(wèi)生間防水卷材的鋪貼:
卷材在立面墻體的延伸高度:蹲便器處以卷材鋪貼面為基礎加上100mm的回填高度,再在抬高450mm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踢腳的高度150mm,總共700mm;其他地方卷材向墻面延伸高度減少一個臺階高150mm,約為550mm高。
衛(wèi)生間閉水時間為48小時。
[預防措施]:
1.對變形縫的防水處理必須選用變形能力強及耐老化性能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并應具備有效的密封構造措施。
2.屋面變形縫應避免設計成平縫,變形縫墻應采用≥C20混凝土澆筑,不得采用磚砌。變形縫墻體宜與屋面結構板一起澆搗,不留施工縫。如不能一次澆搗,應在墻體澆搗前施工縫位置嵌填5x8mm遇水膨脹密封膠。
3.在變形縫內填背襯材料及彈性密封材料,對等高變形縫在墻頂鋪貼一條通長“U"形防水卷材,寬度與墻面同,先貼好一面,縫中嵌入聚乙烯泡沫塑料棒作襯墊,再粘貼另一面,上面再蓋一層高分子卷材,并與防水層相連接粘牢,形成整體防水層。然后在變形縫頂部加鋼筋混凝土蓋板或金屬蓋板,混凝土蓋板接縫用密封膠嵌填密實。
4.對高低跨變形縫,則按“U"形方式鋪設卷材,卷材上方的收頭應塞入高跨墻體預留的凹槽內,用壓條或墊片釘壓固定,凹槽上部再用金屬披水板釘壓固定。卷材收頭及金屬板均用密封材料封嚴。
5.變形縫兩側防水層應滿粘,縱向搭接寬度不小于200mm并密封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