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school,一翻譯大家都知道是公立學校的意思,在美國,Public school就是政府開的免費學校,但在英國的教育體系里可就不是這樣了。
今天,后學君來給大家科普英國中學的幾個類型:公校、私校、公學,尤其是公校和公學之間的區(qū)別。現(xiàn)在大家跟著后學君一起來漲知識吧!
公立學校(簡稱公校),可分為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和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兩種。
公校由政府資助,家長并不需要支付學費,僅對英國本土學生開放,一般情況下并不招收非英國國籍學生,被稱為英國的平民教育。
綜合學校的宗旨是為所有孩子提供平等公正的教育機會,在招生時只根據(jù)居住的片區(qū)劃分。文法學校則是需要通過考試才能入學的綜合性中學,申請入讀前需要經(jīng)過嚴苛的11+考試。
英國的私立學校大多歷史悠久。7%的學生就讀于私立學校,雖然占比少,但精英階層中有39%都有私校背景。
對英國教育不太了解的朋友,經(jīng)常會把公校(State School)和公學(Public School)混淆。
公校就是前文提到的公立學校,而公學指的是英國專為貴族和資產(chǎn)階級子女特別開設的獨立中等學校。
公學的招生標準非常嚴格,不僅要通過難度甚高的入學考試,對學生家庭背景也有相當高的要求。英國的私立教育一直以來都以培養(yǎng)社會精英為目標,每年約有超過20%的私立學校畢業(yè)生能成功入讀牛津及劍橋大學,公立學校則遠遠不及。因此,即使私立學校的收費昂貴,但英國名流政界的子女普遍會選擇私立中學或公學,像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威廉王子、哈里王子都是畢業(yè)于的伊頓公學。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英國公學也在中國開設海外分校,為國內(nèi)學生提供了另一種中學教育模式。因為公學學生相當高的牛津、劍橋大學錄取率,許多中國家長都愿意送孩子去公學上學。
而已經(jīng)完成了中學學業(yè)的我們,還有機會去牛津劍橋?qū)W習嗎?有的!作為一家項目齊全、服務專業(yè)的在職教育咨詢機構,后學教育會幫助您實現(xiàn)您的牛津劍橋夢!有興趣可咨詢后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