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結構裂縫的主要因素有:溫差或收縮、線膨脹系數(shù)、彈性模量、板厚或墻高、地基對結構的約束程度、結構長度、材質(zhì)組成和物理力學性質(zhì),以及施工工藝和環(huán)境影響等。大約80%的建筑工程裂縫是由上述因素引起的。
材料不合格引起的裂縫
01 水泥不合格或水泥品種使用不當引起的裂縫
原因分析:
1)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在水泥水化后凝結硬化過程中,在有害物質(zhì)作用下,產(chǎn)生了劇烈的不均勻的體積變化,在構件內(nèi)部會產(chǎn)生破壞應力,導致混凝土強度下降、開裂;
2)不同品種、不同標號的水泥,其性能完全不同,水化后初凝和終凝的時間不同,收縮率也不同,造成開裂;
3)施工人員不完全了解水泥的性質(zhì)或不清楚工程的性質(zhì),濫用水泥,又沒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因而造成破壞事故或產(chǎn)生裂縫。
防治措施:
1)砼強度等級低于設計要求,裂縫寬度大于0.3 mm時,需返工處理;
2)經(jīng)檢查,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已達到設計要求,且裂縫寬度小于0.3 mm時,可采用化學注漿等方法對裂縫進行封閉處理。
02 砂、石集料中含泥量超標,細砂或外加劑選用不當造成構件裂縫
原因分析:
1)采用劣質(zhì)產(chǎn)品,摻入后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直接影響構件的質(zhì)量,造成混凝土的強度下降,出現(xiàn)裂縫;
2)骨料的含泥量控制不嚴,骨料表面附著的黏土、灰塵和有機雜質(zhì),影響了水泥的黏結,使泥漿浮在構件表層,當混凝土構件硬化后便產(chǎn)生網(wǎng)狀干縮裂縫;
3)配比不準確,造成外加劑的摻量過大,使混凝土拌和物不能硬化,造成混凝土構件破壞。
防治措施:
1)經(jīng)檢測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設計要求時,必須會通有關部門研究加固處理方案;
2)造成構件的裂縫時,應先檢測構件混凝土的強度。如能滿足設計要求,可根據(jù)裂縫實際的寬度、長度、位置等,可采用化學注漿等方法對裂縫進行封閉處理,恢復原有功能和防止鋼筋銹蝕。
模板系統(tǒng)造成混凝土構件裂縫
01 模板支架不規(guī)范產(chǎn)生的裂縫
原因分析:
1)模板支設前,沒有根據(jù)工程結構形式和上部荷載的大小,計算確定支架的用材規(guī)格和間距大小,盲目估計確定,造成施工時承載力、剛度不足的變形,致使新澆混凝土裂縫,嚴重的還會發(fā)生坍塌事故;
2)施工管理不當。支立底層模板之前沒有先夯實基土和鋪設墊層,則基土達不到持力層的標準;或土質(zhì)干硬,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基土被澆水、滲水淋濕后軟化,在上部荷載的壓力下支架沉降變形,造成砼構件產(chǎn)生裂縫。
防治措施:
1)檢查變形構件的實際情況,如梁、板局部彎曲變形較大值小于20mm時,可不做處理,僅需在抹灰時糾正外觀即可;
2)檢查構件上部裂縫的寬度,及時采用灌漿抹壓密實,并加強濕養(yǎng)護。
02 模板支架立在樓板上造成的裂縫
原因分析:
1)多層房屋施工時,上層模板的立柱支在下層新澆筑的鋼筋混凝土樓板上,造成樓板變形和裂縫。裂縫的寬度在樓板的底寬、上窄;裂縫是跨中多、四邊少;
2)若下層新澆筑鋼筋砼樓板的底模和支撐已拆除,在上層模板、支架和澆筑混凝土的施工荷載大于樓板的彎曲抗壓強度時,會產(chǎn)生變形和裂縫;
3)有的工程施工速度較快,下層新澆混凝土樓板的混凝土強度還未達到設計值,因上下層模板的支撐立柱沒有對準,在上部集中荷載的作用下,使樓板局部產(chǎn)生變形和裂縫。
防治措施:
1)檢查樓板裂縫處,立即加設支撐進行加固,以防止樓板繼續(xù)變形和裂縫的擴大;
2)檢查裂縫寬度,當裂縫寬度小于0.2mm,彎曲變形小于跨度長的1/1000時,可采用灌漿封閉,恢復原有功能和防止鋼筋銹蝕;
3)當裂縫寬度大于0.3mm時,須加強觀測,請相關人員研究加固方案。
03 早拆底模與支架造成的構件裂縫
原因分析:
1)提前拆除承重梁、板底模,造成構件承載力不足而變形和裂縫;
2)提前拆除懸挑梁、懸挑板底模,造成砼構件傾覆、斷裂和裂縫;
3)若懸挑構件錨固端上部尚沒有抗傾覆的磚砌體或荷載時,拆除底模與支架時,會造成懸挑構件傾覆事故;
4)冬季施工氣溫較低時,若使用的水泥品種不當,如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硅酸鹽水泥配制混凝土,則該混凝土強度增長緩慢;但工地仍按照常規(guī)時間拆除底模與支架,造成構件強度不足而產(chǎn)生變形、裂縫。嚴重時,還會產(chǎn)生斷裂或坍塌事故。
防治措施:
1)檢查裂縫寬度,當裂縫寬度小于0.2mm,彎曲變形小于跨度長的1/1000時,采用灌漿封閉;
2)當裂縫寬度大于0.3mm時,須加強觀測,及時請相關人員研究加固處理方案。
綦江區(qū)影響房屋結構裂縫的主要因素|浙江固泰工程檢測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
重慶市:涪陵區(qū)、渝中區(qū)、開州區(qū)、梁平區(qū)、萬州區(qū)、江津區(qū)、合川區(qū)、黔江區(qū)、永川區(qū)、南川區(qū)、大渡口區(qū)、九龍坡區(qū)、南岸區(qū)、北碚區(qū)、江北區(qū)、璧山區(qū)、銅梁區(qū)、沙坪壩區(qū)、渝北區(qū)、巴南區(qū)、長壽區(qū)、綦江區(qū)、大足區(qū)、潼南區(qū)、榮昌區(qū)、武隆區(qū)、奉節(jié)縣、巫山縣、城口縣、豐都縣、云陽縣、墊江縣、忠縣、巫溪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