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首飾市場交易十分活躍,品種、款式、工藝等方面更新很快,但同時也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標示不規(guī)范、鑒定證書不規(guī)范等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為此,有關部門提示消費者在選購佩戴首飾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購買首飾產品時要看清首飾標簽標示中的事項,明確首飾中貴金屬品種及含量、生產廠家、企業(yè)地點、產品生產執(zhí)行標準等,以防對鑲嵌貴金屬產生錯覺(如錯把鈀金當鉑金購買),或者購買冒用大品牌廠名的產品;
其次,檢查印記,看印記是否具備廠家代碼、貴金屬名稱、貴金屬含量、鉆石重量等幾項,合格首飾印記應清晰,位置適當;
第三,要檢查鑒定證書是否正規(guī)檢測部門所出具,防止鑒定證書的虛假或不公正行為;
第四,要檢查首飾生產工藝質量,鑲嵌飾品要鑲嵌牢固,且工藝精致,檢查有無珠寶玉石的松動現象,有無折損變形、裂痕、砂眼、毛刺以及整體周正光潔程度等,以免購買后出現意外。
焊點過大、過多、加工粗糙也是要注意的問題。這樣的首飾質量差,易斷裂。
珠寶首飾方面的人工提高鉆石級別、鑲嵌鉆石重量不足是主要問題。
購買玉石玉器時要注意一些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問題,比如白玉用玻璃制作,把染了色的石晶巖充當翡翠。
后注意寶石的脫落、假證書、不合格證書等問題。
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fā)現,各種不同成色的黃金,其顏色和光澤和各不相同的,通過長期的觀察分析,總結出了黃金(清色金)成色口訣――“七青、八黃、九帶赤(或九口赤),四六不呈金”。
七青,是指七成(含金70%)的黃金所呈現出來的顏色為青黃顏色。
八黃,是指八成(含金80%)的黃金所呈現出來的顏色為正黃色。
九帶赤,是指九成(含金90%)的黃金所呈現出來的顏色為正黃中的顏色為赤黃金。
四六不呈金,是指成色低于六成(含成60%)的黃金,所呈現出來的顏色已不是黃金所具備的顏色了,六成以下的黃金為白中微黃色,四成以下的黃金,其顏色則完全泛白了。
根據黃金的顏色,光澤判斷黃金的成色,是鑒定黃金成色的可靠的簡單方法。
黃金是人類早發(fā)現并利用的金屬,人類很早就能從自然界揀拾到這種反射著耀目黃色光彩的單質金屬。距今10000年以前黃金就已經被人類發(fā)現并利用,人類發(fā)現并利用黃金的歷史,要比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銅、鐵、鋁等眾多常見金屬要早幾千年。黃金之所以被人類早認識,是因為黃金的特殊物理性質所決定的,黃金在自然界可以以單質形態(tài)存在,而其他金屬往往以化合物的形態(tài)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