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軟土層中基坑開挖難度大,基坑圍護成本高,一般基坑開挖之前,均會開展陸域形成、地基處理等先行工程。但隨著工程建設速度的加快,很多工程項目的工期十分緊張,往往要求基坑開挖與場地地基排水固結堆載預壓處理工程同期開展。這類基坑圍護結構設計時,對基坑開挖過程與場地地基排水固結過程中基坑內、外側的軟土強度指標的變化考慮較少。實際上,基坑開挖的同時,場地軟土層經(jīng)排水固結堆載預壓處理,強度指標會逐漸增長,基坑支護設計時如采用不同開挖階段的軟土增長強度指標,將大大優(yōu)化圍護結構,降低工程造價,同時也有利于基坑開挖與場地地基處理工程同步開展,節(jié)約工期。
基坑設計的流程
首先收集設計資料:
1、勘察報告;
2、結構設計圖紙;
3、根據(jù)基坑挖深和周邊條件確定基坑等級;
4、相關規(guī)范;
第二步:工程概況:1、場地位置
2、正負零零,自然地坪標高;
3、基坑開挖深度表述;這些都是需輸入的變量
1.2巖土設計時周邊環(huán)境考慮要點
1)擬建建筑物與周邊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周邊建筑物基礎形式、結構形式、建造年代、現(xiàn)有狀況的描述及對基坑影響程度的分析;
2)周邊道路的距離;管線的管型、管徑、距離、深埋等;河流分布、邊坡狀態(tài)或完整性及可能對基坑的影響、自然地坪村高的描述等及對基坑影響程度的分析;
3)基坑開挖對重點建筑物、構筑物、管線影響的分析。
巖土參數(shù)的選用
1)根據(jù)擬建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選用所需的土層物理力學參數(shù),注意取值的正確合理性;
2)根據(jù)擬建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確定是否存在不良地質條件,若存在,巖土設計過程中需考慮不良地質情況對巖土工程施工帶來的影響,以及降低或消除影響的方法;
3)進行巖土設計是選取的勘探點線平面布置圖、工程地質剖面圖要選不利的點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