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裱 現(xiàn)今裝裱繡品過程中常用的裝裱方法。繡品完成后,直接在繃子上就把 繡好的作品用膠粘在專用薄木板上,待膠完全粘牢后取下繃子,然后配好裝飾性的 卡紙,然后裝框。 特點(diǎn):色彩不失真,收藏時不容變形,裝裱時間短。但大的繡品不利于攜帶。
懸掛和展示書畫時要謹(jǐn)慎從事,懸掛書畫時一定要一手持畫杈挑住畫繩,一手托住書畫未展開部分,然后慢慢的放開來將書畫掛起,取下畫衩,展開書畫時要一人牽引畫繩,另一人兩手持軸頭將書畫展開,切忌兩手向上持書畫中間部分.否則,手五指會將書畫劃出折痕,對于無軸頭的書畫的書畫作品,展示時用兩指夾住,使畫件從指縫中通過,此外,還應(yīng)注意書畫不宜長期懸掛,掛一段時間后要卷起收藏一段時間,對久存的書畫要定期掛起來通風(fēng).
裝裱是裝飾書畫類、碑帖等的一門特殊技藝。古代裝裱的專稱叫做“裱背和裱面”,亦稱“裝潢”,又稱“裝池”。據(jù)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載,“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內(nèi)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
一幅完整的書畫作品,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于保存、流傳和收藏,是離不開裝裱的。因為中國書畫大多創(chuàng)作在容易揉皺的宣紙上和絹類物品上的。裝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hù)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shù),就像西方的油畫,完成之后也要裝進(jìn)精美的畫框,使其能夠達(dá)到更高的藝術(shù)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