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骨算命法,相傳是唐朝周易大師所創(chuàng),其法將人的生辰八字,即出生的農歷年月日時計算相應的“骨重”,然后根據“稱骨”的總值來進行算命。
稱骨算命說明:出生在夜11-12點,算第二天;閏月上半月算本月,下半月算下月。如閏五月十四,作五月算;閏五月十六,作六月算。
命理,俗稱“算命”,業(yè)內一般稱之為“子平法”,自漢代興起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其以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以天干地支為運算依據和方法,從理論到技法,形成了一套完整、復雜的體系,因其許先潮預測準確率較高,深得中國民眾的認可和喜愛,經久不衰。
周易預測,依據易理推算事物發(fā)展趨勢之行為。利用卜卦來進行占卜的一種方式,有文王卦、六壬、梅花易數(shù)、奇門遁甲等等派別。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其概念的演進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廣義的周易預測是指所有的利用陰陽五行體系理論為依據的測算活動,比如算命、看相、風水預測等等。
命運問題始終是困擾人生的大問題,命運處在可知與不可知之間,命運肯定存在,因為人之生活、前途確實存在外在的非人力可把控的偶然性因素,如何注意、懂得、認識、重視偶然性,要利用或抗衡這種偶然性,或不為其左右而在偶然性中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必然性,這就是安身立命。這樣就不會做非分之想,就是君子之所為了。算命只是獲得對命運的局部了解,只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