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粉介紹 微粉化蠟為超微細粉料,粒徑范圍2~30 μm,分子量分布較寬,從600~6000左右,用途廣泛。
主要有費-托蠟、聚乙烯蠟、聚丙烯蠟、聚四氟乙烯蠟及其改性蠟。
(1)費-托蠟:是由煤氣(CO+H2)為原料,采用Ficher2Tropsch工藝聚合成無支鏈的線性分子量為500~1000g/mol)的硬石蠟。熔點較低,具有的 平滑性,改善手感。經(jīng)濟實用。
(2)聚乙烯蠟:具有優(yōu)異的抗摩擦、抗劃傷、防粘連及保光性,適用范圍廣。和費-托蠟比,支鏈結(jié)構(gòu)多,耐磨性更好。
(3)聚丙烯蠟:和聚乙烯蠟相比,軟化點、硬度更高,抗粘連性能突出,改善抗金屬劃痕效果好,可防止顏料及二氧化硅在涂料中的沉降,但相容性稍差,分散困難。
(4)聚四氟乙烯蠟:軟化點更高,密度更大,具有優(yōu)異的耐熱性能,提供突出的滑度、耐磨性、耐刮傷性、抗粘性。分散困難,價位高。
改性微粉蠟:用PTFE對聚乙烯蠟或合成蠟改性,提高聚乙烯蠟的軟化點和硬度,增加平滑性、耐磨性、耐劃傷、抗粘連性,同時改善聚四氟乙烯蠟難分散、價位高等缺點。廣泛應(yīng)用于印鐵、卷鋼涂料。 一般來講,PE蠟滑度好,手感強,容易分散;PP蠟?zāi)湍バ阅芡怀?分散困難;PTFE具有優(yōu)異的疏水抗污性,綜合性能優(yōu)異,很難分散,一般多通過改性,提高其分散性能。 對同類型蠟粉來說,軟化點升高,耐磨性增強,同時消光效果增強;蠟粉滲透值降低,表面硬度提高,疏水性能增強;酸值升高,潤濕性增強,容易分散。
熔融分散法:將蠟粉高溫熔融后,慢慢噴灑在冷的溶劑中(一般選用非極性溶劑,如甲苯),使蠟液遇驟冷,呈現(xiàn)小粒子析出,冷卻速度越快,形成的蠟乳液越細膩,這樣分散的蠟粉耐磨性,滑度,并且對光澤影響小。缺點是需要特殊設(shè)備,有火災(zāi)危險。主要用于漆生產(chǎn)中。
聚乙烯蠟是廣泛應(yīng)用于涂料的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謂蠟,是指此聚合物后成微晶形式分布于涂層表面起著類似蠟還更為多樣的實際的作用。
聚乙烯蠟在溶劑型涂膜中的主要作用為:消光、抗沉淀、觸變性、良好的潤滑和加工性、金屬定位性。
聚乙烯蠟微粉加入涂料中應(yīng)避免高溫,因為聚乙烯蠟在高溫會溶解與溶劑中,而在冷卻時析出,形成較大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