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機油再生基礎油技術:采用免蒸餾無酸堿絮凝技術步低溫80度脫水、脫氫,第二步脫膠,第三步脫色油品溫度降到60度時加脫色劑攪拌30分鐘, 沉淀1小時(以客戶所帶油品為主),脫色即成基礎油(黃白色),出油率高達85-95%以上,然后調和成機油。整個生產過程不用高溫裂解、不用酸堿洗、無氣味、無噪音、無廢水、無污染,環(huán)保。
7月份再生基礎油產量約為9.53萬噸,其中未生產煉廠為17家,臨時檢修煉廠為6家,7月份產量增加原因為新增4家煉廠的產量,加之華東地區(qū)前期2家停工煉廠恢復開工,總體市場供應量增長2.55萬噸。
不適合當基礎油的通常是石油提煉的礦物油,如嬰兒油或分子較大的綿羊油等。因為礦物油不但不含養(yǎng)分,還因為滲透力差容易阻塞毛孔,造成粉刺與膿瘡;混合精油做按摩時,更會阻撓肌膚對精油的吸收,無法發(fā)揮療效。
質量較好的廢機油,經過適當工藝處理,除去變質成分及外來雜質污染物成為再生潤滑油,然后經過包裝流向機油市場。這這辦法雖然從各方面來講都是一直合理的處理辦法,但是大部分小商販的制作工藝和制作方法做不到的控制和嚴格的要求,生產出來的油品質量也不符合標準,這也正是市場上各種假機油泛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