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鈰微粉
采用產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的稀土精礦生產拋光粉為原料,經過粉碎、分級和凈化處理這些嚴格的工藝處理而得到的精細拋光粉,所有的產品都符合超純技術指標。
廣泛用于鏡頭、電視顯像管、眼鏡片、人工晶體、寶石、光學元件、光纖、藝術玻璃、電子玻璃、平板玻璃等的拋光 [
顆粒度
粒度越大的氧化鈰,磨削力越大,越適合于較硬的材料,ZF玻璃應該用偏細的拋光粉。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氧化鈰的顆粒度都有一個分布問題,平均粒徑或中位徑D50的大小只決定了拋光速度的快慢,而粒徑Dmax決定了拋光精度的高低。因此,要得到高精度要求,必須控制拋光粉的顆粒。
幾種固化劑復合使用,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低分子聚酰胺固化劑配合少量的間苯二胺固化劑,既可室溫固化,又能使固化物韌性增加的同時適當地提高耐熱性。偏苯三酸酐(TMA)與甲基四氫苯酐復合使用,共熔混合物黏度低(25℃,200~250mPa·s),易與環(huán)氧樹脂相互混合,改善了工藝性。
固化劑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無論是作粘接劑、涂料、澆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劑,否則環(huán)氧樹脂不能固化。 固化劑的品種對固化物的力學性能、耐熱性、耐水性、耐腐蝕性等都有很大影響。
拋光的過程有2個,即“干拋光與濕拋光”,拋光磨石在“干與濕”之間當石材產品發(fā)生物理化學作用,干拋光是在石材表面溫度升高使水分蒸發(fā),導致拋光磨石濃度增大,從而達到強化效果,產品光澤度開始達到了理想要求,光澤度達85度以上或更高。
拋光磨石在被加工產品上拋光,待拋光產品燙手后,將板面加水量水,以起到降溫作用,不允許連續(xù)加水或大量加水,否則,水的潤滑作用將會使拋光達不到理想效果,也不能全部使用干拋光,過高的溫度會燒壞板面,而且會使板面出現裂紋。
如果考慮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內因,如石質材料的礦物成分,則主要表現為石材拋光的工藝特性。
①不同礦物組成的石材,其拋光的工藝特性不同。如主要有蛇紋石礦物組成的石材,像大花綠大理石,就屬于韌性較強,可琢磨,但不容易拋光的石材。
②大理石中含有一定數量的土礦物,也會影響石材的光澤度。典型的例子是安徽的紅皖螺。巖石名稱為選層石生物灰?guī)r。平行層面鋸切的板材呈花朵型生物紋飾,更似蚌螺,非常美麗,但因為礦石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粘土礦物成分,拋光后的板材很難達到85以上的光澤度。
③疏松狀的花崗石,往往是云長類礦物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風化作用(粘土化或水云母化),其拋光效果也難以達到新鮮花崗石的拋光水平。這一點應當是石材的質量問題。
④理論上講,不同的礦物應該使用不同的拋光劑。拋光是石材的一種精細加工技術,有人稱表面的增光技術。影響石材拋光的因素很多,既有拋光工藝過程中工藝條件和參數方面的問題,也有拋光劑的種類和輔助材料及拋光盤(具、塊)方面的問題,還和石材礦物組成及其質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