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模型及所造假山假樹的材質,對假山假樹進行造型,塑出石脈和條紋、以及樹皮肌理、紋路。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
上色完成以后,采用丙烯酸乳液噴在已經上色好的山體上。面油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上色完成后的假山更亮、更有神,二是可以避免顏色脫落。
水泥假山制作完成后,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yǎng)護兩三天,每天都該灑水三次左右,分別是早、 中、晚各一次,如果在晴天必須要在6次以上,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和溫度的不同適當調整。 這樣山體才會基本牢固。水泥假山就像一種立體的畫,它經過藝術加工,進行移天縮地神奇手法的處理,把自然美景通過山體、植物、配件組景的形式再現出來。
奇石配古木,山青樹綠,藤蔓纏繞,覺野趣橫生。故施工要求按設計意圖和圖紙規(guī)定,留出保證植物生存和發(fā)育的正常地域和條件,達到石樹共存,相得益彰。
水泥假山的自然和跟周圍環(huán)境銜接,就要靠植物搭配了。各地可根據施工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植物,在假山施工中提前預留植物種植坑,坑體深度要達到50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