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琴的音準穩(wěn)定性如何,取決于張弦系統(tǒng)主要部件的設計結構、材質、加工精度,音準穩(wěn)定性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張弦系統(tǒng)的抗張強度。
(2)調音周期是為琴弦張弛、部件變形而設置的,琴弦張弛情況已為琴弦的拉伸試驗所證明。結構變形通過實物試驗得到了初步證明(可采用更先進的方法進一步證明其短變形時間),縮短調音周期完全可行。
(3)調音周期短時間的確定取決于工藝措施,只要措施得當,無靜置周期也無不可。但即使按現(xiàn)行工藝標準只要在生產(chǎn)過程中,音高不低于標準高度,調音周期4-6天不會對音準穩(wěn)定產(chǎn)生任何影響。
(4)調音的次數(shù)與周期長短有關,生產(chǎn)周期長的較的大型琴調音次數(shù)應不少于6-8次(特別是大型三角鋼琴),小型普及琴可以調5-6次。這是因大型琴琴身較大、琴弦較長,變形相對增大,反之小型琴琴身小、變形亦相對減少,調音次數(shù)及周期可以相應減少。
(5)鋼琴生產(chǎn)過程中,適度加大琴弦張力,有利于加速音準穩(wěn)定,但是,粗調不應高過24音分,精調不應高過12音分,若高得太多會造成琴弦變形而出現(xiàn)“瑯音”。
(6)只要張弦系統(tǒng)足以滿足琴弦張力的需要,其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靜置時間,便能滿足張弦系統(tǒng)的適應性變形。
(7)成品琴的音高不應低于443Hz,以保證張弦系統(tǒng)適應性變形的需要,使成品琴在商店或顧客家中調音時,音高不會大幅度低于標準。
鋼琴調音周期是指在鋼琴制造生產(chǎn)過程中,調音的時間間隔。本文的目的是通過實踐使較長調音周期加以改革。我國鋼琴生產(chǎn)已三十余年,但在生產(chǎn)過程中對調音周期這個題目尚缺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一般是以經(jīng)驗來確定調音周期,當音準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出現(xiàn)問題時,往往不知從何著手解決,有時甚至過分地強調了調音周期的重要性,而對真正影響音準的因素注意不夠,致使音準水平不能提高。
鋼琴在演奏的過程中,擊弦機要反復敲擊琴弦,琴弦受到了外力的沖擊再加上材料本身的內應力,自然就會加大了音準發(fā)生變化的趨勢,鋼琴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鋼琴的擊弦機構經(jīng)過成千上萬次的動作,部分易磨損的部件都不同程度磨損,導致?lián)粝覚C構的行程比例、配合失調,引起觸感不良,溫濕度的變化也會導致鋼琴的一些部件運行不良,所以鋼琴在定期調律的同時也要進行調整。
1.鑄鐵支架對音準的影響鑄鐵支架是支撐弦列重要的部分,以 立式琴為例,它要承受15-16噸的張力。在 鐵支架上張力的分布也不是非常均勻的,受 力的情況是非常復雜的,在受力比較集中的 部位(例如中高音分檔處)如果設計強度未 相應加大,或加工中與木背架裝配的不十分 準確,就會在弦的巨大張力下向前傾斜變 形。變形越大,高音下降越多,當變形停止了 (超過變形的極限鑄鐵支架就將斷裂),音高 下降才能停止。因此,鑄鐵支架的設計要素 是變形小,其抗張強度要遠遠大于弦的張 力,并能抵抗琴弦的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