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介紹
作用
內濾層構成
原理
床的頂層由較輕和較粗品級的材料組成,而較重和較細品級的材料放在床的低部。其原理為按深度過濾--水中較大的顆粒在頂層被去除,較小的顆粒在過濾器介質的較深處被去除。從而使水質達到粗過濾后的標準。
濾料選擇
(2)化學穩(wěn)定性要好;
(4)濾料的選擇,應盡量采用吸附能力、截污能力大、產水量高、出水水質好的濾料。
常規(guī)配置中,卵石分為四種規(guī)格,鋪墊方式為自下而上先大后小。
濾床的高度和濾料的平均粒徑的比值為800~1 000(設計規(guī)范)。
類型
多介質類
多介質過濾器的濾層設計,主要考慮的因素為:
2、根據(jù)產水用途選擇濾料。
事實上,以三層濾床為例,上層濾料粒徑較大,由密度小的輕質濾料組成,如無煙煤、活性炭;中層濾料粒徑居中,密度居中,一般為石英砂組成;下層濾料由粒徑較小,密度較大的重質濾料組成,如磁鐵礦。由于密度差的限制,三層介質過濾器的濾料選擇基本上是固定的。上層濾料起粗濾作用,下層濾料起精濾作用,這樣就充分發(fā)揮了多介質濾床的作用,出水水質明顯好于單層濾料的濾床。
參數(shù)分析
(1)膨脹高度:反沖洗時,為了保證濾料顆粒有足夠的間隙使污物迅速隨水排出濾層,濾層膨脹率應大一些。但膨脹率過大時,單位體積中濾料的顆粒數(shù)變少,顆粒碰撞的機會也減少,所以對清洗不利。雙層濾料,膨脹率為40%----50% 。
(2)反洗水量和壓力:一般設計要求,反洗水的強度為40 m3/(m2·h),反洗水的壓力≤0.15 MPa。
注意:在反洗過程中,通入的反洗空氣匯集于過濾器的頂部,大部分應通過雙孔排氣閥排出。日常生產中。需經常檢查排氣閥的通暢性,主要表征在閥球升降的自由度上。
反滲透、電滲析、離子交換器、超濾等系統(tǒng)的預處理
化工廠給水的脫色、去有機物,生活用水預處理,工業(yè)用水處理,游泳池用水處理,循環(huán)水旁濾系統(tǒng),地表水、地下水降濁除色,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