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極銅的分析
分析要求
陽極銅系由粗銅經火法精煉而成。其中大部分雜質已經除去,它的成分含鋼約為98.50~99.20%,雜質含量的比例很少。在生產中如果能嚴格控制陽極銅一定的含雜量,則進行電解時,就能得到較好的經濟效果和質量較高的產品?!?
取樣
陽極銅的取樣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鑄板時取樣廣自開始鑄板到鑄完時為止,分頭中尾取三個樣品,先單獨分析含銅,再混合后分析其含雜質;另一種是分批取樣,每一批陽極約100塊左右,進行間隔取樣,混合后分析含銅含雜量。
陽極銅取樣層時,取部位也應平均分布在板面各點。取時先除去表面氧化層,然后用磁石吸去粘附的鈇層,混勻后進行分析。
貴鉛是指鉛與貴金屬形成的鉛合金。熔融的金屬鉛是貴金屬的良好捕集劑,這一特性被用于試金分析和貴金屬的提煉,稱為貴鉛熔煉。早在古代就知道了從貴鉛中提取金、銀的灰吹法。在近代,貴鉛熔煉成為處理銅、鉛陽極泥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從各種廢舊金屬器件中回收金、銀的主要方法之一。
開始貴鉛中的砷、銻大部分生成揮發(fā)性的三氧化物并呈煙氣逸出,部分生成不易揮發(fā)的五氧化物。雖有部分鉛開始氧化,但生成的氧化鉛除極少量揮發(fā)外,大部分又被雜質還原單質鉛,另有部分鉛則與砷、銻反應生成亞砷酸鉛和亞銻酸鉛,亞砷酸鉛和過量的空氣作用,部分被氧化成砷酸鉛進入渣中,亞銻酸鉛與貴鉛中的弱作用,生成揮發(fā)性的三氧化二銻,并使鉛還原單質,來不及揮發(fā)的三氧化二銻,又被氧化成五化二銻,并與氧化鉛作用生成銻酸鉛進入渣中。
隨著砷銻的揮發(fā)和造渣,煙氣逐步由深變淺。鋅鐵氧化物在氧化鉛的作用下進入渣中被除去,再以后就是鉛的大量氧化過程。鉛開始氧化揮發(fā)時,煙氣逐轉為青灰色,繼續(xù)氧化煙氣轉變成淡灰黃色。除去大部分的鉛、碲、硒以后,煙氣漸轉為粉紅色,是銅進氧化期,當粉紅色轉淡時,停止加熱、通風,往合金液面撒一層極薄干燥的水泥或顧灰,將其吸附后扒出,然后將合金液倒入經預熱的煲子內往煲子液面加兩只稻草把子或草灰,以燃燒除去部分氧,這樣也起保溫和隔離渣的作用。冷卻后形成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金和銀
在可溶陽極的電解精煉或電解提取時,陽極中除主體金屬外,還含有少量或微量的其他金屬或元素,他們以單質、合金或化合物形態(tài)存在于陽極中。當陽極發(fā)生極化時,這些金屬或元素由于下述原因而成為陽極泥:
(1)其平衡電位正于陽極電位,因而不能離子化進入到電解液中;
(2)雖然能離子化進入到電解液中,但立即與電解液形成不溶的鹽而從電解液中析出;
(3)部分氧化形成不溶的化合物或單質元素。生成的陽極泥均以分散狀的細粒粉末存在,或粘附在陽極表面上,或借重力作用沉淀于電解槽底部,甚或懸浮于電解液中。
因此,為使電解過程能正常進行,一般需要定期從陽極上刷洗下粘附的陽極泥,從槽底掏出沉淀的陽極泥和將電解液過濾分離出懸浮的陽極泥。所得陽極泥質量除以相應陽極質量的百分數(shù),即為陽極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