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魚種下塘時用5%食鹽浸泡10min左右。潑灑二氧化氯泡騰片改底。內(nèi)服【福漁康】+【多西康】,一次,連用一周左右。潑灑【鼎碘】/【優(yōu)碘百毒凈】水體,2~3天后施用【凈水美】補菌調(diào)水。
黃骨魚對光還是比較懼怕,因此它們都會在夜間出去覓食,我們在投喂的時候時間也好選擇在夜間。上面就是給大家簡單介紹的黃骨魚養(yǎng)殖方法,在日常管理中也要注意魚群疾病的防治,魚塘的也要不定時進行。
池塘中的供氧源:浮游植物光合作用70-90%,增氧機、風力作用10.96-20%,水體中高等植物光合作用1-3%,這說明藻類對于整個水體的溶氧供應重要,那么對于增氧機的供養(yǎng)效率能抱多大的希望呢?以葉輪式增氧機為例,在水體很干凈的時候,可以為周邊約16米范圍內(nèi)水體有效增氧,即大約1.3畝左右,而黃骨魚塘剛好因為魚類的活動,水體中的有機質(zhì)多,水體的粘度大,增氧機的效率基本是降低的,由此可見,養(yǎng)殖這條魚的難度要比其他很多養(yǎng)殖品種要大得多。
適時增氧每天檢查1次水體含氧量,如果溶氧低于4毫克/升,應及時開動增氧機,使水體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堅持晴天中午12:00開動增氧機兩小時,增大頂層與底層水體交換量,使底層水體含氧量增加;堅持陰天早晨5:00開動增氧機兩小時,補足水體含氧量,滿足魚類天耗氧需求;堅持雨天夜間1:00開動增氧機兩小時,消除夜間水體無氧現(xiàn)狀,滿足魚類下半夜耗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