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常用類型有哪些?
填料塔,它由外殼、填料、填料支承、液體分布器、中間支承和再分布器、氣體和液體進出口接管等部件組成,塔外殼多采用金屬材料,也可用塑料制造。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它提供了塔內(nèi)氣液兩相的接觸面,填料與塔的結構決定了塔的性能。填料必須具備較大的比表面,有較高的空隙率、良好的潤濕性、耐腐蝕、一定的機械強度、密度小、價格低廉等。常用的填料有拉西環(huán)、鮑爾環(huán)、弧鞍形和矩鞍形填料,20世紀80年代后開發(fā)的新型填料如QH-1型扁環(huán)填料、八四內(nèi)弧環(huán)、刺猬形填料、金屬板狀填料、規(guī)整板波紋填料、格柵填料等,為先進的填料塔設計提供了基礎。
(1)與物性有關的因素 a、易起泡的物系,如處理量不大時,以選用填料塔為宜。因為填料能使泡沫破裂,板式塔則易引起液泛。 b、具有腐蝕性的介質(zhì),可選用填料塔。如必須用板式塔,宜選用結構簡單、造價便宜的篩板塔盤、穿流式塔盤或舌形塔盤,以便于更換。 c、具有熱敏性的物料減壓操作,以防過熱引起分解或聚合,故應選用壓力降較小的塔型,如采用裝填規(guī)整填料的塔、濕壁塔等。當要求真空度較低時,宜用篩板塔或浮閥塔。 d、粘性較大的物系,可以選用大尺寸填料的填料塔,板式塔的傳質(zhì)效率則太差。 e、含有懸浮物的物料,應選擇液流通道較大的塔型,以板式塔為宜。可選用泡罩塔、浮閥塔、柵板塔、舌形塔或孔徑較大的篩板塔等,不宜使用小填料。 f、操作過程中有熱效應的系統(tǒng),用板式塔為宜。板式塔的塔盤上積有液層,可在其中安裝換熱管,進行有效的回執(zhí)或冷卻。
(2)與操作條件有關的因素 a、若氣相傳質(zhì)阻力大,宜采用填料塔,填料層中氣相呈湍流,液相為膜狀流。反之,尾氣吸附塔受液要控制的系統(tǒng),宜采用板式塔,因為板式塔中液相呈湍流,用氣體在液層中鼓泡。 b、大的液體負荷,可選用填料塔,若用板式塔時宜選用氣液并流的塔型,如噴射型塔盤或用板上液流阻力較小的塔型,如篩板和浮閥。此外,導向篩板塔盤和多降液管篩板塔盤都能承受較大的液體負荷。 c、低的液體負荷,一般不宜采用填料塔。 d、液氣比波動的適應性,板式塔優(yōu)于填料塔故當液氣比波動較大時宜用板式塔。 e、操作彈性,板式塔較填料塔大,其中以浮閥塔為zui大,泡罩塔次之,一般地說,穿流式塔的操作彈性較小。
填料塔適用于快速和瞬間反應的吸收過程,多用于氣體的凈化。吸收塔示意圖該塔結構簡單,易于用耐腐蝕材料制作,氣液接觸面積大,接觸時間長,氣量變化時塔的適應性強,塔阻力小,壓力損失為300~700Pa,與板式塔相比處理風量小,空塔氣速通常為0.5~1.2m/s,氣速過大會形成液泛,噴淋密度6~8m3/(m2,h)以保證填料潤濕,液氣比控制在2~10L/m3。填料塔不宜處理含塵量較大的煙氣,設計時應克服塔內(nèi)氣液分布不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