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類物質(zhì)。堿類助洗劑常用的為氫氧化鈉、純堿、硅酸鈉和三聚磷酸鈉。氫氧化鈉和純堿作為堿劑,價格為便宜,廢水較難處理,有時因為堿性偏強(qiáng)導(dǎo)致清洗物體受到損傷,另一方面氫氧化鈉和純堿沒有乳化作用對于礦物油清洗沒有任何效果;
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是除油劑的核心成分,早期的除油劑是以乳化劑的乳化作用為主,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NP)系列等。過多的使用乳化劑會將脫落的油脂乳化增溶于工作液中,導(dǎo)致工作液除油能力逐漸下降,需要頻繁更換工作液。
但是隨著表面活性劑價格的上升,越來越要求降低表面活性劑的使用量,提高除油的速率,這就要求除油劑具有很好的分散和抗二次沉積性能,將脫落的油脂從金屬表面剝離,在溶液中不乳化、不皂化,只是漂浮在溶液表面,保持槽液的清澈與持續(xù)的除油能力。
表面有油及少量銹的冷軋鋼板:冷軋鋼板表面一般有油、污或少量鐵銹,要洗干凈比較容易,但經(jīng)一般方法清洗后,工件表面仍殘留一層非常細(xì)薄的浮灰,影響后續(xù)加工質(zhì)量,有時不得不再采用強(qiáng)酸浸泡的辦法去除這層浮灰。而采用超聲波清洗并加入適當(dāng)?shù)那逑匆?,可方便快捷地實現(xiàn)工件表面徹底清潔,并使工件表面具有較高的活性,有時甚至可以免去電鍍前酸浸活化工序。